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國首個省級漁業資源可捕標準1月31日起實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1 13:46:24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當主捕對象為帶魚、小黃魚、銀鯧等18種重要海洋資源時,其幼魚比例不得超過同種類漁獲量的20%;明確規定這些魚類的最小可捕規格及幼魚比例測量方法等……從1月31日開始實施的《浙江省重要海洋漁業資源可捕規格及幼魚比例地方標準》,為監管執法者加強監管提供直觀簡便可操作的依據。這個由浙江省技術監督局發布的浙江省“漁業資源可捕標準”,成為我國首個海洋資源管理的省級地方標準。

  今日早報報道,近年來,浙江漁場的漁業資源數量、資源結構變動較大。“大魚少了,小魚、小蝦多了,總的漁獲產量雖未減少,但漁獲質量越來越差,捕撈效益持續下滑。”該標準起草成員之一、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室副主任朱文斌介紹,以帆張網漁獲物監測為例,2010-2012年與2000-2002年相比,小型低值雜魚在漁獲物中的比例從2000-2002年的32.92%上升到2010-2012年的69.12%;而其它主要漁獲種類所占的漁獲比例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多數小型低值雜魚習慣上不直接食用,只能製作魚粉或作為養殖餌料。

  根據標準,最小可捕規格為:帶魚,體重125克,或體長205毫米;小黃魚,體重50克,或體長145毫米;三疣梭子蟹 ,體重125克,或頭胸甲長60毫米……這些捕撈標準能否執行到位?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甚至有人認為這只是理論上的一廂情願。但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執法處處長方賢海說:“有了這個依據,我們看到成堆的幼魚不用再通過漁船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理由給予處罰。去年農業部發布禁用漁具網目尺寸時,也有人認為落實難度很大,但半年多來全市已取締了違規網具12300多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