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浙江省湖州市織裡鎮創新發展紀實
http://www.CRNTT.com   2018-09-12 10:52:18


 
  這裡的調解員,被稱為“4+N”組成的“勸客團”:“4”是聯調律師、治安調解、勞動保障和綜治信訪4個部門;“N”就多了,商企衛隊、平安公益聯盟、商會組織、聯建部門、平安大姐……多家公益組織一起參與。

  “娘家人”管“婆家事”,往往效果佳。在織裡,有15萬外來人口來自安徽安慶市,安慶市望江縣公安局派出程南海警官來到織裡,已經3年。他感慨:“以前在望江,最忙時一天也就接警20多起。現在在織南,一天就接警五六十件。這麼多案件要成功調解,不下功夫不行!”

  織裡外來人口多,13個異地商會,成為維護和諧的重要力量。

  來自遼寧海城的徐維麗,是織裡“平安大姐”聯盟的中堅力量。這個公益團隊由24位大姐組成,她們來自13個省份,都是女企業家。

  去年底,來自東北的服裝廠老板劉某跑路,31名員工討薪無門。徐維麗和另外3位“平安大姐”一起,專程趕到東北,費盡周折聯繫上劉某的母親,說服她拿出資金償還欠薪。

  2017年,織裡鎮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高達98.7%,多方參與“大調解”功不可沒。

  以文化人,潛移默化建“知禮”

  7歲的王焙楠來到“公共安全防範基地”,很快在互動小遊戲裡,找出煙頭、飲水機插座等4個火災隱患點,非常開心。

  周末和假期,織裡孩子可以去的地方挺多:“童裝博物館”裡,孩子們了解世界童裝的進化史和織裡歷史;鎮綜合文化站,孩子們可以看圖書、學書畫……

  在織裡,大多數外來孩子的求學需求都能解決。“今年申請入學的外地孩子有1500名,最後我們招了1300名。”湖州市織裡實驗小學校長周漢文介紹,學校招生規模大,教育質量也好。

  “我們努力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公平的社會服務,讓新老織裡人有獲得感、認同感、歸屬感。”織裡鎮黨委書記寧雲說,為更好解決外來孩子就學問題,織裡每年投資建設新校區,招募優秀師資。

  來自吉林長春的環衛工人王淑傑坐在“最美織裡人”的頒獎台上,激動得說不出話。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織裡人在這裡安家,織裡打造“織裡·知禮”文化品牌。“最美知禮人”評選是這兩年的重頭戲,全鎮各類人群的榜樣,都是評選對象。

  織裡鎮鎮長陳勇傑介紹,織裡每年文化活動投入經費300萬元以上,農村文體場所設施和文體團隊基本全覆蓋;每年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文藝演出和比賽均在300場以上。去年,鎮裡排定27個公建配套項目,其中大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務配套建設。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