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浙江經驗看中國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8-03-19 10:31:24


 
  主動轉變政府職能,營造企業創新產業升級良好環境

  體制機制的優勢是一個相對比較的結果,也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在這裡,政府對自身的正確定位及如何有效作為無疑會起到重要作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保持自身體制機制優勢的重要舉措,是浙江改革創新的一張新名片。浙江始終堅定不移地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以政府自身改革為突破口,成了審批事項最少和服務質量最優的省份之一。這非常符合中央關於“放管服”改革的精神,也切中了原有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弊端的要害。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總結道:“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推動政府職能發生深刻轉變,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明顯增強。”在這方面,浙江顯然是走在了前面。

  之所以要轉變政府職能,源於長期以來傳統計劃經濟所形成的政府直接干預經濟的體制和觀念,阻礙了市場經濟機制的有效作用,妨礙了企業家創新能力的發揮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認為,崇尚儒家文化的東方國家的企業家,其創新能力似乎不如西方發達國家。但仔細分析,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深層次的體制方面的原因,恰恰是政府有關部門過多的管制、審批和干預,限制了企業的手腳。正如經濟學家科爾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經分析的那樣,中國企業做決策時,不只是“一只眼睛盯著政府”而是“一只半眼睛盯著政府,半只眼睛盯著市場”,而在法國等國家,即使國有企業也可以把“一只半眼睛盯著市場”。企業和企業家的注意力方向有這麼大的差異,創新力的差異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經過40年改革開放,科爾奈所說的情況在我國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但仍有不足。這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並通過可行的政策措施扎扎實實地加以貫徹落實非常重要。“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舉措,就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案例,它決不是無關緊要的具體的事務性改變,而是反映了政府主動從原來的重審批向重監管、重服務的職能轉變,是對原有的權力和利益的果斷放棄,可以說是一次深刻的“壯士斷臂”行動。像這樣方便老百姓辦事,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政府部門就會成為經濟發展的積極推動者,由此牽動企業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比如落後產能企業及時淘汰、“僵屍企業”堅決處置,從而使資源配置得以優化、老百姓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等等,其功莫大焉!浙江這些年來的經濟、民生各項指標在全國省(區)中名列前茅,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就是一個有力證明。

  “春江水暖鴨先知”,浙江的經驗預示著,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正在有序展開,儘管前路困難會不少,但這個目標的實現是一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