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浙江26縣連續九季度高於全省居民收入增速
http://www.CRNTT.com   2018-03-16 16:24:51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浙江在線訊,據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日前公布的對淳安等26個加快發展縣(市、區)(以下稱26縣)居民收支抽樣調查,2017年26縣居民增收形勢向好。

  數據顯示,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26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已連續九個季度持續高於全省居民收入增速,呈現“節節攀升、迎頭趕上”的可喜趨勢。此外,2017年26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部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分城鄉來看——

  分析26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結構,工資性收入為第一增長拉動力。從收入來源看,工資性收入增長對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49.2%,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48.4%。企業經營績效見好、員工薪金普遍上漲和機關事業單位規範津貼發放、公職人員收入有序增加是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轉移性收入對26縣城鄉居民增收的貢獻率分別為20.0%和25.4%,是影響增收的第二大因素。近年來,養老、醫療、失業、殘疾等社會保障執行標準持續提升,覆蓋面不斷擴大,有效發揮了兜底作用。

  經營性收入增長對26縣城鄉居民增收的貢獻率分別為18.1%和22.3%,是影響第三大的分項收入。建設“美麗鄉村”開拓了農民增收的新渠道,通過電子商務入村、建立品牌農業基地、開發農家樂民宿旅遊,傳統農業經營實現向製造業、服務業的延伸,三產融合不斷加深。

  財產性收入增長穩健,對26縣城鄉居民增收的貢獻率分別為12.7%和3.9%。2017年,我省金融市場運行穩定,房地產市場整體向好,城鎮居民租金、利息收入穩定。農村耕地流轉和土地股份制改革為農村居民增加了新的財產性收入來源。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來源日益豐富,為26縣居民增收提供了有益補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