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弘揚鄉風文明 美在環境更在人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9 09:38:13


浙江省長興縣泗安鎮生態農業觀光園內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吸引市民遊客前來觀賞(4月20日攝)。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走進浙江省長興縣林城鎮北湯村,滿眼都是徽派建築,村道是綠,庭院是綠,整個村莊都籠罩著綠意。這樣的美麗鄉村,在長興縣和安吉縣到處都是,吸引著四季不斷的遊客。

  《人民日報》報道,西苕溪從天目山麓流出,流過浙江的安吉、長興兩縣,最終流進太湖。乘船沿溪而下,碧清碧清的水,兩岸林樹鬱鬱,不時驚擾小魚躍起。

  十幾年前,這條溪水可不是這樣。采礦、造紙、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密布兩岸,溪水猶如泛著泡沫的醬油湯,惡臭熏天,魚蝦絕跡。

  西苕溪是安吉、長興兩地的母親河。正是在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執政理念之後,“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粗放生產方式發生轉變,污染源關停後,水變清了,兩岸村莊隨之變美了。

  為了環境關停產業,村民增收怎麼辦?長興縣泗安鎮上泗安村治污後馬上著手美麗鄉村建設,挖掘保護歷史文化遺跡,修復了原有的古石橋、古石板路、古碼頭,重現“十裡荷花古板道”美景。現在,上泗安村大力發展旅遊產業,農家樂、上泗安古街旅遊、泗安古鎮漂流……一年四季,旅遊大巴穿梭不斷。

  美麗鄉村不僅在美化鄉村,更在弘揚鄉風文明。

  現在,長興以文化禮堂、鄉村大舞台等為主的硬件設施和以“送戲下鄉”“春泥計劃”“星級文明戶”評選等為主的文化普及、文明創建活動,構築了整個鄉風文明建設的框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