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守門人”,要守住、守牢、守好,與基層服務能力的提高密切相關。2013年起,浙江省以“雙下沉”為抓手,建設基層特色科室,培植基層康復特色項目,“輸血”“造血”同步推進,提高了基層規範開展簽約服務的能力。如今,600餘名省級醫院醫生常駐縣級醫院,2000多名經過規培的年輕醫生進駐縣、鄉醫療機構,66個地區建立影像會診等醫療資源共享中心,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及以上優質醫療資源。
基層就診盡享簽約紅利
在今年4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明確要讓醫改紅利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與責任醫生簽約,到底能享受怎樣的服務?”這是來自基層百姓的民生之問,也推動各地政府不斷出新招、出高招,讓百姓在簽約服務中有更多獲得感。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敬介紹,簽約經費並不是全部由簽約居民自行承擔,各地級市在政府財政、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等三個渠道中予以不同程度的補貼。
面對“一床難求”的局面,杭州市經簽約醫生評估後建立的家庭病床也納入了醫保報銷,江幹區凱旋街道的周大伯便是受益者。周大伯已85歲高齡,有糖尿病史、高血壓史,做過腦瘤切除術、股骨頭置換術,行動不便,臥床20年。通過服務資格核定後,凱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他建立醫養護一體的家庭病床。簽約前,周大伯每次去大醫院換導尿管需花交通費、護工費、醫療費用共計500多元;簽約後,總醫療費用通過醫保結算,個人不再負擔費用。
為了鼓勵基層首診,各地市也在“拼優惠”。杭州降低基層機構就診的門診起付線,紹興降低基層機構就診的住院起付線;寧波、紹興、舟山則提高了基層機構門診報銷比例;溫州要求在溫省級和市級醫院的專家號源下放占比不少於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