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浙江以綠水青山為底色繪就文化旅遊新藍圖
http://www.CRNTT.com   2019-06-12 11:12:22


 
  嘗到了旅遊帶來甜頭,如今,黃大偉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讓遊客留下來。除了配套飲食、住宿等硬體升級,還在其他地方上下功夫。

  在景溪村有一個特殊的博物館。景溪村利用被淘汰的水電站設備打造了一處小水電生態博物館。該館也成了不少遊客的打卡必經地。遊客不僅可以體驗一把現場發電,還可以零距離觸摸老舊發電設備,了解景溪村曾經的發電歷史。

  “博物館對我們來講,是讓遊客停留下來的一個手段。村里沒有文化內涵,很難生存。”黃大偉感慨。

  其實,景溪村小水電生態博物館在安吉並不算罕見。發展文化旅遊,不僅景溪發力,安吉各地百花齊放。據統計,如今安吉的村落展示館有50多個。

  “過去10年,村里的博物館運行困難。平時不開門,來人了開下門。難在哪?主要還是運營難。而現在,博物館開放成了常態化,資源變成了資產。”安吉文體旅遊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羅福娣介紹道。

  安吉是如何讓博物館“活”起來的呢?據悉,自2008年起,安吉在浙江省率先提出打造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以“體驗”“互動”形式積極傳遞鄉村傳統技藝,藉此帶動“村落展示館”將傳統、古老的民俗生活生產方式傳承下去。

  安吉生態博物館群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下湯村奇石村落展示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成為生態文化符號一張名片;白茶村落博物館,萬畝白茶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鄣吳竹扇文化生態博物館內琳瑯百態的扇子……10餘年來,安吉50多個村落展示館分佈在安吉的各個鄉村,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勾勒出一座鄉村的“魂”、顯現出生態文化的“根”。

  據悉,在最美生態博物館群的建設與管理中,縣城中心館——安吉生態博物館不定期舉辦村落展示館講解員培訓班,通過共同舉辦宣教活動等,強化中心館與其村落展示館的溝通互動聯繫,開拓增強展示館的功能與活力。

  “作為一個縣級博物館,去年遊客30餘萬人次,最多的一天2000人左右。”安吉生態博物館副館長劉曉驕傲地說,安吉生態博物館獨特的館群模式,富有新意的生態建設實踐,有效地推進了安吉生態文明建設,提升了美麗鄉村建設內涵。如今,博物館已經成為旅行社旅遊線路上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安吉持續推進“旅遊+”精品培育計劃。除了“旅遊+文化”外,安吉還推動“旅遊+體育、健康、養老、工業、農業、生態、科技” 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加大省級以上產業融合示範基地創建力度,推出休閒農業、滑雪漂流、研學科普、森林康養等融合類產品。截至目前,已創成省級以上產業融合示範基地20家。

  2018年,安吉縣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304.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24.7億元,其中門票收入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15.1%、13.2%;人均農村居民旅遊相關收入佔農村居民收入的比重達到24.4%。

  經過多年努力,安吉旅遊發展碩果纍纍,無論是各項指標還是形象進度,實現了自然山水“綠色效應”和旅遊產業“金銀效應”的良性互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了經濟優勢,使美麗環境轉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美麗經濟。張麗瑋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