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你們,在今年汽車行業整體萎靡的情況下,我們不僅和保時捷、路虎、奔馳等一線品牌保持密切合作,今年的銷售額預計還有兩位數的增長。”當著智研院專家團隊的面,培源股份董事長俞培君笑言底氣來自於“外腦”帶來的創新能力提升。通過和智研院合作,公司投入上億元進行車間數字化改造,大大提升了競爭力。俞培君仍意猶未盡,“後續其他車間都要改。”
讓人才有用武之地,是吸引人才的關鍵一招。可光吸引人才還不夠,還要留住並用好人才。與多數地方單純靠補貼不同,海曙用市場化的手段充分激發人才的積極性。“譚院士的智研院由院士擔任企業法人,這在浙江並不多見;李澤湘教授目前已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寧波的項目上。留住了關鍵人才,就能不斷吸引更多人才為我所用。”海曙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海曙擁有各類人才近20萬,其中智能製造領域人才超4萬名,高端創業創新人才(團隊)62人(個)。
協同技術市場
營造創新生態
在海曙的數字經濟集聚平台打造過程中,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一系列優質項目正在寧波(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籌備上馬。據介紹,產業園還將引進和培育工業操作系統、工業控制安全、控制芯片和相關產業集聚發展。
李澤湘團隊的“兩院一園”中的“一園”即清水灣(寧波)智能產業園,則主要承接研究院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項目,對接孵化成功的科技型公司,鼓勵進入園區創新發展。
記者發現,在海曙入駐的創新平台有一個鮮明特色,設立研究院的同時配套產業園。以工研院為例,它的考核標準不是專利數、論文數、科研項目數、人才數等量化杠杠,而是孵化多少高科技公司。
“這批創新平台從成立之初就大不一樣,它們孵化的並不是一項項技術,而是致力於成為孵化項目的公司。它們的機制很靈活,採取項目制,實現成熟一個剝離一個,將項目推向市場進行可行性論證,從而實現技術真正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海曙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