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浙江改革開放40周年述評(一)
http://www.CRNTT.com   2018-12-12 12:14:57


 
  這些人的幸運在於,這是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時代,它會慷慨酬勞那些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人。思想活、善學習、能吃苦,這些與發展市場經濟相吻合的品質和精神,決定了浙江人將成為新時期的成功者。

  這個成就足以令人嘆為觀止: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浙江共有93家企業入圍,連續20年在這一榜單上位列數量第一。2017年,民營經濟創造了全省55.6%的稅收、65.4%的生產總值。

  今天,經濟學家用各種理論解釋浙江人所創造的奇跡,但當年這些從田野走來的企業家走向市場時,未必已經有這樣清晰的意識。或許,市場真正獎賞的是一種永遠不變的精神——解放思想、敢於創新。

  新時代,作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民營企業傑出代表,浙商要有全球視野和世界胸懷,同場同軌地與全球企業公平競爭,這是浙江民營企業肩負的時代使命。  

  改革大發展

  市場機制·活力

  臨海市白水洋鎮,一條悠長的小巷,年逾八旬的王植江老人就住在這裡。

  1980年8月5日,《浙江日報》二版刊登了一則不起眼的消息,內容為臨海縣雙港區區委負責同志帶頭集股,帶動幹部社員踴躍投資,解決了辦金屬薄膜廠資金不足的困難。時任臨海縣雙港區委副書記的王植江是領頭人之一。500元一股,或一人多股,或一人一股,20餘人就此開創一段股份經濟的歷史。

  翻開浙江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長卷,這一次所有制的重大改革創新,並不鮮見。

  在民營經濟的耀眼光環下,人們普遍把浙江的發展總結為民間力量的推動,認為政府只是“無為而治”,這其實是對浙江政府的“誤解”。

  回首這40年,無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農村工業化,還是遍布城鄉的數千個專業市場;無論地方國營和集體企業的“果斷改制”,還是民營經濟的遍地開花;無論傳統經濟的深度轉型,還是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異軍突起……所有這些關乎區域經濟和百姓生活的事件中,我們看到的既是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並在其中創造性發揮作用的過程,又是政府“有形之手”善於作為、積極有為的進程。這種努力,體現在政府對市場主體和市場規律的尊敬上,體現在不失時機因勢利導和順勢而為上,也體現在與時俱進地為創業創新者提供發展所需的制度環境、政策環境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