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浙江農商對接大會意向合同額達4.3億元
http://www.CRNTT.com   2018-07-04 09:38:49


 
  移動營銷業態多

  在開化縣供銷聯社旗下的漂石開化清水魚展台,一條鮮活的開化清水魚被裝在一個透明的圓筒形充氣塑料袋裡,筒壁一側還設有便於拎提的抓孔。這樣的包裝吸引了一位上海電商平台採購商駐足,“你這個魚的包裝很新穎精致,適合快遞活魚。”他提起一袋魚查看了起來。“對,裡面注入了水和氧氣,再放入冰塊,密封起來。即使夏天,活魚在裡面也可以待上七八個小時。”漂石辦公室主任陳潔回應說。

  她告訴記者,這種包裝是針對解決生鮮產品線上銷售的運輸難而設計的。“我們在微信裡開有微店,在杭州也有兩家配送中心,通過這樣的包裝,就可以實現覆蓋杭州主城區的活魚配送。”

  這是近年來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搭乘“互聯網+”快車,積極開拓農產品流通渠道,創新營銷方式的一道縮影。據省農業廳提供的不完全統計數據,2017年農產品網上銷售額突破500億元。

  “充值買卡成為會員,就會有專人客服提供微信服務。你可以去我們的‘飛翼有機農場’APP下訂單,第二天中午就能配送到家。”在浙江飛翼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展區,工作人員打開手機為記者演示著公司的手機客戶端線上商城。“這種從農產品生產基地直接網購果蔬的方式在上海已經非常流行。”

  擁抱“互聯網+”,寧波美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眾籌平台“開始吧”合作,嘗試了白枇杷花茶的“農產品+眾籌”新營銷模式。“農產品會說話。”開始吧浙江負責人雷彩霞解釋說,“帶人物,帶故事,把關於白枇杷花茶的新媒體傳播內容,呈現給它的潛在消費人群,在籌集資金的同時,變消費為品牌共建,讓消費者成為利益合夥人。”

  浙江省農業廳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農產品+網紅直播”“農產品+社群”“農產品+眾籌”“農產品+可視農業”“農產品+體驗”等新興業態,已成為當前農產品營銷的一道靚麗風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