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溫州市蒼南縣蘇家店村,村民一起品佳肴、話家常。 |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春節,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年裡最重要的節日。它是世代相傳的記憶,是血液裡湧動的牽掛,是最樸素濃厚的情感。
浙江日報報道,打年糕、走親戚、發紅包……年,在劈裡啪啦的鞭炮聲裡炸響,在闔家團圓的年夜飯裡氛圍愈濃,就這樣被我們記著、捧著、拜著,一代一代過著。
春滿乾坤福滿門,中國人的日曆裡,沒有比年更大的節日了。前些年,有的人過度講究過年的排場,數千元的“剩宴”、數百元一盆的鮮花供不應求,壓歲紅包比大小、拜年禮物講品牌,“盼過年也怕過年”是最掏心窩的話。而今,年的滋味依舊甜,卻換了返璞歸真的新風氣。
新風氣,是道減法題。
從簡,從儉。冷了大飯店的豪華年夜飯,熱了超市裡的熟食專櫃,自購食材、掌勺下廚,成了“年味”家宴的首選。
幾道家常菜肴、備上餃子湯圓,只待歸人叩響家門,聊一年的收獲,說對來年的期盼。團圓家宴的醇厚酒香裡,彌漫著看得見摸得著的親情。
減的是形式,不變的是情誼。電子賀卡取代了花哨的賀卡年歷,祝福一樣送抵;高檔節禮淡出貨櫃,商家走起“親民路線”,越來越多的人卸下“人情包袱”;熱熱鬧鬧拼手氣,不在乎金額多少,微信搶紅包,刷新了人們對於紅包這一傳統年俗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