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浙江衢州九華立春祭 山村裡的世界非遺
http://www.CRNTT.com   2018-02-05 11:04:04


少男少女迎接春神。
 
  鞭春牛之後,是“搶春”和“春播”,接春使者、牧童一擁而上,爭搶春牛身上裝滿食物的喜袋和竹柏;翻鬆的土地上,司農開始把五穀種子灑在田間,老農則把白菜青苗移種到田里,以示春播開始了。

  立春等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歷史見證。中國民俗學會會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魁立曾多次到九華考察,他認為,“立春祭”表達了先人們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財物豐盛等的願望,這種代代傳承的民俗文化形式,傳承著農耕文明,也傳播著天、地、人之間的自然生態關係,是最原生態的民俗文化。

  兒童扮演牧童,唱著《鞭春喝彩歌謠》,鞭打“春牛”耕作。鞭春牛是九華“立春祭”一個重頭戲,是對農耕文化的再現。

  九華“立春祭”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文革”,曾沉寂四十餘年。2005年立春,在當地政府部門和民間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斷多年的“立春祭”得以恢復。

  此後,九華鄉每年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立春祭祀大典。而隨著九華“立春祭”的名氣越來越大,村民們告訴記者,每到這一天,紛至沓來的鄉鄰和遊客,都會把小小的妙源村圍得水洩不通,

  今天,來自四面八方的鄉鄰和遊客依舊,但記者看到,其中不乏年輕人。家住衢州市區的劉曉琴一大早就陪著父母來到妙源村觀看典禮,“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典禮,感覺很新穎。”劉曉嵐說,不到現場,不會感受到這樣的民俗文化,這樣的儀式可以感染、激發年輕人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的熱情與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