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生態文明建設開辟浙江發展新境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0 10:06:51


安吉餘村的綠水青山。
 
  第二張成績單,關乎拆違。2013年至今年6月底,浙江已累計拆除違法建築7.6億平方米,涉及土地76.9萬畝;累計改造城中村、舊廠房、危舊房11.1億平方米,涉及土地79.6萬畝,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第三張成績單,來自小城鎮。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省1191個小城鎮已開工整治項目1.5萬餘個,完成投資674.28億元。小城鎮環境迎來蝶變。

  驕陽似火,但行走浙江大地,更熱的是幹部群眾合力治水剿劣、拆違治危、整治小城鎮環境的幹勁。這是一場遍及城鄉、聲勢浩大、力度空前的環境變革,很多基層黨員幹部為此磨破了嘴皮、曬黑了皮膚、走破了鞋子,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信念,支撐著他們奮戰在環境整治一線,持續打好這場“碧水藍天”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戰。

  發展總有慣性,不破不立。2012年,在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並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成為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彼時,在經濟發達的浙江,接連發生的“市民邀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等事件,讓各地幹部陷入深深的思考:生態環境,不僅關乎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提升,也關乎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富裕起來的浙江人,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啟示中,發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層意義,努力探索一條在短時間內打破發展慣性的路徑——以環境治理,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以發展方式之變,根治環境問題。

  2013年以來,浙江打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歸為主要內容的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一邊向“臟亂差”的環境開刀、清剿“低小散”落後產能的老巢,一邊引進高新項目、培育發展新動能,從而跳出傳統粗放發展的老路,邁向更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

  今年6月召開的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更是明確提出,要在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中有新作為,必須把轉型升級牢牢抓在手上。對浙江而言,轉型升級的關鍵,就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就在產業創新。只有通過環境整治,堅決打破拖累轉型升級的壇壇罐罐,才能真正做到汰劣扶優、祛舊揚新,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