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串聯城鄉風景 麗水探索全域“大花園”建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0 10:54:48


 
  “如果‘花樣村’四下散落,就難以統籌發展。必須用一條‘線’,將散落的珍珠連起來,才能升級成品。”項根森所說的“線”,正是麗水正在打造的“花路”風景線,也是省黨代會提出的“綠道網、景觀帶、致富線”。

  打造風景線,不只是簡單地美化環境,還要將地方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其中,做到各有其色、各盡其責。蓮都區“六邊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7月6日,蓮都區的老竹鎮駛進一輛又一輛旅遊大巴,觀賞沿線12個村的數千畝蓮花,正是遊客此行的目的。蓮都以蓮為名,位於蓮都西北的港前風景線,便以“十步一蓮池”“百步一蓮園”為特色。老竹鎮位於港前線沿線,副鎮長陳良富告訴記者,港前風景線的打造,不僅統籌了沿線“花樣村”的整體規劃,還打通了農村和城市的統籌通道。

  老竹村和沙溪佘族村在景點品牌上的差異性定位和實踐,印證了陳良富的話。老竹村位於港前線中段,路邊的蓮花園裡種植了60餘畝、56個品種的蓮花,寓意“56個民族56朵花”;今年擴大規模後,品種達到65種。這兩天,蓮花園白蓮盛放,吸引了不計其數從城裡過來避暑賞花的游 客。擁有700多戶籍人口的沙溪村,是浙江佘族最集聚的民族村之一,佘族人口占七成以上。在種植白蓮、打造“花樣村”的基礎上,該村將佘家山歌、佘族風情表演、婚嫁表演、佘族建築等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一躍成為蓮都最具民族特色的旅遊勝地。

  “花樣村”的打造,讓沙溪村從一個人居環境臟亂差、集體經濟為零的“後進”村,變成一個風景秀麗、旅遊發達、文化濃鬱的“後勁”村,年集體經濟收入也增長至800多萬元。

  近年來,在麗水,一條條和港前線一樣的特色風景線橫空出世,成為“大花園”建設的大動脈,將散落的風景串在了一起。

  截至2016年底,麗水累計投入59.8億元,推進風景線建設,共啟動整治線路142條、線長2850多公里,沿線房屋外立面改造面積2000多萬平方米,已建設成型風景線35條,創建省級精品示範線路3條。2017年,新申報創建省級精品示範線路15條,新啟動風景線創建線路市級15條、縣級8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