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縉雲花海中的白色風車
|
規劃上嚴控。1.73萬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積分為禁止准入區、限制准入區、重點准入區和優化准入區,其中95.8%的市域面積劃入自然生態紅線區、生態功能保障區和農產品環境保障區,強化紅線管治,從源頭保護生態,並要求工業集聚進園區、園區工業生態化。
制度上嚴管。2008年在國內率先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綱要,建立了一整套從生態管控、審計到考核、問責的制度體系。
行動上嚴治。2014年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態工業發展負面清單,3年來否決高污染、高排放項目170多個,相繼開展合成革、不銹鋼、鋼鐵、閥門、鑄造等行業整治,不惜因此減少年工業產值100多億元。3年來,重工業占二產比重累計下降10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水平處於全省前列,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60%。
“治水、治氣、治土、治山”。今年全面消除劣Ⅴ類水;市區空氣常年優良率超過95%,穩居全國前十;率先實現省級生態縣全覆蓋,雲和等四縣成為國家級生態縣,生態文明總指數全省第一。
守住這方淨土,麗水未負重托。
踐行“尤為如此”的高要求,抓好綠色發展生態惠民第一要務
“1929”——對不少麗水幹部來說,這個數字有些特別。
在麗水市委黨校今年春季開學典禮上,市委主要負責人說,2016年麗水GDP達1200億元,是2011年的1.5倍,和自己比進步很大;但是,去年全省各縣(市、區)中最高的蕭山區是1929億元,“1929”正好是江浙第一高峰——龍泉鳳陽山黃茅尖的海拔高度。一個市不如一個區,差距也相當大。2013年省委對麗水作出“不考核GDP、不考核工業增加值”的決定,是鼓勵麗水輕裝上陣聚力綠色發展,不等於麗水不要GDP。麗水要從後發這一最大的市情和生態這一最大的優勢出發,走綠色發展、科學趕超之路,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