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廠,到底怎麼個“流水線”法呢?記者隨龐利民來到了一旁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只見他輕輕點擊筆記本電腦上的一個軟件,一張涵蓋有溫度、濕度、光照、風向等各項氣象情況的數據圖表展現在大家眼前。龐利民介紹,整個大棚裡裝有20多個傳感器,這套自主研發的智能控制系統可以24小時監測、記錄溫室裡的數據變化情況,並通過自動開窗、灌溉等手段對溫度、濕度進行調節,使得作物能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
“沒有農業基礎的人,也可以做農民,只要會簡單的電腦操作。”龐利民演示,小黃瓜什麼時候需要澆水,要澆多少,怎麼配有機的營養液,在傳統的種植中,都有難度。現在就簡單了,輸入代碼“01”,按下回車鍵就夠了。因為系統會自動把水和這一生長周期需要的營養液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每株蔬菜的根莖,多餘的水又會自動回收、處理。
“以後,人工越來越值錢,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人也會越來越少。我相信,植物工廠的模式,會有更加廣闊的市場。這10畝地,平時只需要一個人打理就夠了,最多在采摘的時候,再找幾個臨時工。”
比普通蔬菜貴10倍仍然供不應求
這些蔬菜的銷售怎麼樣呢?“現在處於初試成功的階段。蔬菜特別水嫩,又沒有用農藥,還是挺搶手的。像生菜,賣30元一斤,比普通生菜貴10倍,可私家廚房這樣的高端客戶都訂滿了。”龐利民算了下,這10畝地,一年下來,能生產5萬公斤的各類蔬菜,銷售額在300萬元左右。當然,投入也不低。一次性設備投入要1000萬元,運行成本每年要10多萬元。
初試成功後,龐利民下一步打算將植物工廠的模式向居民家中“複制”。他期待的遠景是:普通居民自家陽台上騰出幾平方米,放上幾個螺旋式的架子,日常吃的葉菜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