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溫州:全力打造中國智庫建設地方樣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2 09:35:57


 
  草根的力量 永不落幕的兩會

  智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草根的智慧不容小覷。2011年7月,民間智庫於應運而生,成為溫州智庫體系中的一大亮點。這是一個完全由普通市民組成的智庫,而由民間智庫提交的“垃圾分類”、“交通治堵”等報告成為了民意轉化為公共決策的經典案例。

  最初,民間智庫為了在兩會期間收集足夠多來自民間的訴求,而在網絡上開設的草根提案欄目,後來保存下來成為了“永不落幕的兩會”。比如民眾對垃圾分類的意願強烈,通過民間智庫代表向溫州市委市政府的發聲,市委書記作了批示,並由相關部門去落實等,類似實例不在少數。

  溫州市決咨委戰略研究部副部長葉育登一直參與溫州民間智庫建設。“草根不一定有專家的研究高度,但他們滿腔的熱情是推動政府決策的良好助力。”葉育登如是說。

  除了線上討論之外,民間智庫又在不斷探索中增加了線下的公共政策討論。2013年上半年,民間智庫又創新了做法,提出民智調研活動載體,與政府部門合作,對政府部門的工作進行第三方考核。當時,溫州民政府在各社區做居家養老服務,就委托民間智庫組織社會各界代表,兵分八路走訪11個縣(市、區)數十個社區,現場考察和打分,並最終形成報告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將建議落地。

  2013年4月,“溫州推動民間智庫參與公共決策”被評為“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十佳案例”,是溫州市唯一入選十佳案例的項目。

  “溫州要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努力,做好特色,把溫州經驗在全省推廣。”去年11月,浙江省政府咨詢委一行人來溫調研,省咨詢委社會發展部部長胡虎林肯定了溫州“民間智庫”方面的經驗,希望溫州能夠繼續完善推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