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大“四換三名”和“互聯網+”“機器人+”“標準化+”力度,積極探索以特色小鎮理念和方式分塊改造提升開發區(園區)的有效途徑,力爭在紡織、服裝、皮革、化工、化纖、造紙、橡膠塑料、建材、有色金屬加工、農副食品加工和批發零售等“10+1”傳統產業先行取得突破。支持紹興開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服務力度,進一步清費減負,積極幫助企業去杠杆、降成本。滾動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加強小微企業園區建設管理,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持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加大兼並重組力度,著力形成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綠化、農村美化、農民轉化。圍繞“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統籌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化肥農藥減量等各項工作,大力發展綠色種植、綠色養殖等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推動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向綠色發展轉型。積極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農創客”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加快建設綠色農業強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市縣長責任制和“大糧食安全觀”,建設高水平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大力推進美麗鄉村、美麗田園建設,積極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旅遊風情小鎮和休閑旅遊示範村,力爭有2000個村成為A級景區,其中3A級以上景區200個。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積極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深入推進“三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改革,加大宅基地空間置換力度,把願意進城的農民轉化為市民,把願意留在農村的農民轉化為新型職業農民,不斷提高農民收入。
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建設,加快推進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計劃、工業機器人行動計劃、十萬企業上雲行動計劃和綠色農業行動計劃,新增“浙江製造”標準100個、工業機器人1萬台、上雲企業10萬家、綠色農產品基地10萬畝。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有效投資力度,不斷發展壯大新動能。
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省部共建國家實驗室,支持浙江大學、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名校做強做大,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提升戰略定位、建設創新型大學或創業型大學,支持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研究開發,著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市場化、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加快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錢塘江金融港灣和中心城市科技城建設,大力規劃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國家示範區、國家信息經濟示範區、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寧波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雙倍增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6000家,每年推動1000個授權發明專利產業化。大力發展信息、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文化產業,推進各產業融合互動、業態創新,加快形成以八大萬億產業為支柱的產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