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非洲之行惠及非洲民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2 15:09:17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致辭中提出在未來3年同非方重點實施包括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十大合作計劃”,受到非洲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全程參加峰會報道的埃及《金字塔報》資深記者薩米·凱姆哈維認為,“十大合作計劃”都是惠及非洲人民的民生大事,就業、減貧、糧食安全、公共衛生等更是直接與非洲尋常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十大合作計劃”的提出可謂正當其時,必將助推非洲國家走出經濟困境,駛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 

  用工業化促發展是非洲人民的希望 

  人民網報道,習主席宣布,中方將積極推進中非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鼓勵支持中國企業赴非洲投資興業,合作新建或升級一批工業園區,向非洲國家派遣政府高級專家顧問。曾經到訪過南京和深圳等城市的津巴布韋—中國青年論壇主席布萊恩·姆杜米對中國的高速發展印象深刻,他對記者說,“非洲人民也希望能像中國那樣建設現代化國家。現在我們整個非洲大陸都在提倡促進工業化發展,興建工業園,這是我們非洲未來發展的希望。”
 
  尼日利亞阿布賈大學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艾瑪努表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依托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市場,通過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解決就業和實現糧食自給,擺脫對國際社會的長期依賴,是非洲國家目前普遍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在經歷了30多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在資金、設備、技術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積累了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經驗。因此,“十大合作計劃”將幫助非洲走出困境,駛入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農業現代化幫助非洲實現糧食自給推動減貧 

  尼日利亞農業和農業發展部合作中心主任哈比布認為,“十大合作計劃”把中非農業合作提到一個新的高度,為非洲復興農業帶來了新機遇。他說,農業也是非洲國家立國之本。近年來,在南南合作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國對非農業援助成效顯著,但非洲國家農業現代化進程還沒有起步,資金短缺、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本土農業及農機技術人才成長緩慢等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隨著“十大合作計劃”的實施,相信中非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將全面展開,來自中國的資金、設備和技術將極大帶動非洲國家在科學育種、栽培和灌溉以及農作物機械化耕作技術等方面取得進步,為非洲實現糧食自給和減貧的宏偉目標帶來新希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