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雙C論壇:從舊金山“習拜會”看中美關係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4-04-05 15:34:00


達巍
宋偉
 
  四是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絕不能低估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緩和與合作在國際社會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五是面對重大變革期的當今世界和競爭加劇的大國關係,中國應該保持戰略定力,要“穩”字當頭,國內發展要穩中求進,要穩住大國關係,要維護全球戰略穩定,要穩住周邊,鞏固好與全球南方的團結合作。

  六是要鞏固與擴大中美關係的共識,且共識不能停留在嘴皮子上。現在各方都在講美方不想與中國搞新冷戰,中國也反對新冷戰,歐洲國家也反對新冷戰,但尚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公報和聯合聲明上寫著反對新冷戰。

  七是關於台灣問題,台灣問題的敏感性、重要性無需多提。這次有一個很好的提法,就是明確要求美國要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全世界的中華兒女和中國人民的朋友都應該堅持要求美西方國家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而且還要落實在行動上。對台問題還是要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要不斷顯示中國的堅定意志、強大能力和足夠善意,絕不允許美國在台灣複制烏克蘭危機模式,而且要讓台灣人民深刻認識到烏克蘭悲劇的嚴重性。

  八是要從歷史中接受教訓。從冷戰期間美蘇對抗中我們意識到,即使在美蘇緩和的時候,美國對蘇聯也沒有罷手,可能是緊張的軍事安全對抗沒有了,換成了人權外交,搞和平演變,所以中國也不能過於樂觀,尤其是美國對華競爭已經結構化、機制化、人力資源配備到位,話語體系已經形成,而且自認為可能有成效,這是要提防的。

  九是關於人工智能的問題。大國之間的鬥爭一定是跌宕起伏的,這種底氣來自於自身的發展壯大和團結奮進。要抓住一切機遇趕快發展自己,在新形勢下,要儘快制定建設智能強國的大戰略,中國人有體制優勢,有智力優勢,有文明優勢,能夠處理好人類智慧與人工智能的關係,要趕緊提出一個大戰略。這將有利於促進中美之間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並進而處理好中美關係。

  張立榮:謝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須隆,陳教授談得很全面,談了中美兩國領導人舊金山會晤的意義和影響,也談了舊金山願景的幾個方面和九點認識,是很全面的。下面請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論壇副主席、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達巍發言!

  達巍:舊金山峰會釋放中美希望穩定的信號

  舊金山峰會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峰會,但並不能說是中美關係的一個轉捩點,不過它確實在中美關係史上留下了一個比較重要的痕跡,也取得了一些具體的成果。其最大的意義在於再次向世界發出了中美兩國都希望穩定中美關係的信號,這就是我們講的從“巴厘島共識”到“舊金山願景”。實際上中美這一輪的調整始於去年,“巴厘島共識”就是這樣一個成果,當然很不幸在今年2月份爆發了所謂的“氣球事件”,對中美關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那之後,中美兩國克服了這個突發危機帶來的影響,兩國元首同意再次舉行會晤,並且再次重申中美關係要穩定這樣的信號,而且以具體的成果來表示要穩定的意願。從“巴厘島共識”到“舊金山願景”的這樣一個努力和進程有可能意味著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雖然不是改善更不是逆轉,但中美關係至少開啟了這樣一種進入新常態的可能性。當然,新常態能不能夠出現,或者說目前的狀態能持續多久?還要看明年有無突發的危機,最大的風險在於2024年年底的美國大選以及2025年之後誰在美國執政,這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新常態企穩的態勢能否持續到2025年以後。

  關於台灣問題,我認為,中方提出的兩個說法是對美國近年來掏空“一中”政策的反應。美國的“一中”政策跟中國的“一中”原則是完全不同的,但即便按照美方的“一中”政策,其對台政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我們經常說的“掏空”。比如,美國在國會的支持下,在烏克蘭危機的推動下,加大了武裝台灣的力度,對台軍售、軍援源源不斷,包括在台灣討論的戰略力量預置、一些小規模軍事存在、更多的非對稱進攻性武器,這一切都是武裝台灣的一個動向,而這個動向是中國堅決反對的。美國的“一中”政策裡並沒有武裝台灣這一項,即便按照所謂的《與台灣關係法》也不能走到現在的這個程度。

  關於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美方一直在講要求兩岸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理論上來說有三種可能性:統一、獨立、維持現狀。對於這三種前景,美方說不支持“台獨”、希望兩岸維持現狀,但是對於和平統一的前景,美方沒有表態。1997年,時任眾議院議長金里奇說過美國支持兩岸和平統一,但是在最近20年,沒有聽到美國任何高官就和平統一表達過任何的看法,美國不說這個話就是有問題的,這說明了它的態度。所以中國這次提出的兩個說法——停止武裝台灣和支持和平統一,核心都是要求美方最起碼要停止掏空“一中”政策,不能在原有的立場上再往回走。

  未來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還會有很多博弈,但是也不宜誇大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矛盾以及台灣問題的危險性。一方面,大陸有足夠的耐心和誠意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另一方面,不管明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結果是誰,新的領導人也不會在未來一兩年內採取任何鋌而走險的做法。一般來說,比較危險的時間點會在競選前、第一個任期完,或者到第二任期沒有選舉限制的時候等。台灣問題明年當然是有風險的,但是也不要過度地渲染這種風險。

  習主席提及的“五個共同”講得很全面,總結提煉得也很好。共同樹立正確認識確實是中美關係的一個基本前提,如果雙方的認識完全不同是最危險的。我們至少要達到共同的認識,當然我們希望這個共同認識是一個正確的認識。對於中美關係怎麼判斷很重要,如果雙方判斷完全不同,很可能造成最後行動的落差。

  在舊金山峰會前後,中美在認識問題上正在趨同,首先,中國和美國都認為中美關係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一個負面關係,不會好轉。因為如果有一方覺得不會好轉,另一方覺得可以好轉,兩方其實會有矛盾,但大家都認為它很困難就可以共同面對現實。二是雙方也都認為中美不願意打冷戰。三是中美都認識到自己有很多目標,但是力量有限,不一定所有的目標都能達到。四是中美都認識到各自的國內有一定的韌性,在這場博弈當中,不會出現有一方突然速勝或速敗的可能性。

  在正確的認識裡面還有一個問題是戰略競爭,中方表示不同意用戰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因為中美關係的內容不止是戰略競爭,或者說不是戰略競爭,在這個說法上,中方的立場是對的。美國對華搞的是一種戰略競爭,不是普通的競爭,美國國內有些人在淡化這個概念,把中美現在的博弈、矛盾說成是賽場上的比賽或者兩個公司的競爭,這完全不是一個性質。美國現在對中國是打壓,這是一種關係到大國權力之爭的戰略競爭,對此,中國還是要聚焦在發展上,不能陷入到美國的戰略競爭中去,中國不要沉溺於跟美國爭兩極、單極還是多極,我們的目標是自己的發展,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是讓更多的人有更體面、幸福的生活,這個認識很重要。

  在正確認識之後,還有四個共同也是值得考慮的。共同有效管控分歧這次是有進展的,比如兩軍關係建立起來,為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好,共同管控分歧一方面是表面的危機管控措施,另外還有更根本的、是美國對華進行的一種侵害中國利益的抵近偵察、自由航行的行動。如果不解決危險駕駛,衹解決安全帶問題是解決不了根源矛盾的。

  共同推進互利合作也有一些具體成果,比如執法合作、禁毒合作,這是互利的,但是不能太有選擇性。這次峰會沒有能夠宣佈一些經貿方面的做法還是比較遺憾的,這恐怕與美國不願意做有關。因為大選快來了,美國不願意在關稅、高科技、禁運這些方面做調整。但互利合作應該是各方面的互利合作才對。共同承擔大國責任這件事很重要,過去中美談的比較多的是氣候變化,但是人工智能確實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點。可以說,今天世界上面對的最大風險不是中美戰爭的風險,而是人類與先進技術之間的競爭和管理。先進技術給人類帶來的風險,遠遠大於中美兩國博弈帶來的風險。很高興中美之間能有人工智能的合作,但其實這個前景還是很複雜、很困難的。

  共同促進人文交流其實是所謂的“低掛的果實”,還有很多的問題可以解決。中美恢復交流已經快一年了但現在仍然有那麼多的障礙,這個是很遺憾的,希望兩國能夠各自做好內部的協調,組成聯合的工作機制儘快把這些問題解決掉,讓人文交流能夠真正落實下來。就像習主席說的,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希望在人民,活力在地方,未來在青年。

  今年10月份我們在紐約最後一次見到基辛格。基辛格說中美應該要對話才能防止和解決世界上很多熱點問題的爆發,比如中東問題。基辛格也再次強調人工智能,並表示中美應該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通過第四個公報才能解決很多大的問題。當然,我知道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短期內不現實,但是我想在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應該記住基辛格博士所思考的大方向。《上海公報》的核心是在冷戰的格局之下中美對世界觀的一次對標,不是台灣問題,今天,世界秩序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根本性轉變,中美兩國應該重新就世界秩序達成一個共同的認識。就像“五個共同”裡講的,正確認識、管控分歧、互利合作、大國責任、人文交流,把這些加起來,其實就是未來第四個公報的內容。最後,我向基辛格博士致敬,他是對中美關係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後人應該沿著前人的腳印繼續往前走。

  張立榮:達巍教授圍繞三個問題談得很深入,進一步闡述了一些想法,包括會晤的意義以及中美關係有可能止跌企穩,進入一種新常態。另外,在台灣問題上也講到了一些很關鍵的對美方態度的分析。在“五個共同”方面,也進一步闡述了中方的看法以及我們的一些期待。下面請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宋偉發言!

  宋偉:中美應尋求共同利益展開根本性對話

  中美舊金山峰會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雙方意識到不能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競爭的底線得以明確,而且為了避免偶發性的軍事衝突,雙方要建立軍事交流的機制;二是雙方表示願意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進行合作,例如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反恐、禁毒、人工智能合作等等。從這兩個方面來說,舊金山峰會有助於穩定和改善中美關係,但是,這個改善能不能持續下去還有諸多變數,取決於雙方各個具體部門在討論具體措施、細節的時候有多大的力度,且雙方能不能實施一些具有實質意義的具體行動。這些還有待觀察。

  舊金山峰會得以達成這兩方面的共識,根本原因在於中美雙方著眼於尋找共同利益,而不是去吵架,不是想要說服或者壓倒對方,該合作的還要繼續合作。因為雙方能夠聚焦於共同利益的方面,所以才能夠達成共識,這個方式很好,要持續下去,吵架是沒有意義的,尋求共同利益和共同點的對話才是有意義的。

  關於台灣問題,我認為,從學者觀察的角度來講,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是中方的理解;美方則認為,中美關係出了問題,主要是中國崛起以後在國際秩序領域想要提出新的規則,想要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這才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也就是說,儘管台灣問題對雙方來講都是非常敏感的問題,但是在美國的對華政策中,它能不能被列為核心問題,可能還是有爭議的。但是無論如何,這次峰會中,雙方都認識到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具有基本的共同利益,那就是台灣不能宣佈獨立,如果台灣宣佈獨立,大陸就不得不使用武力解決這個問題,那時美國就不得不和中國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而這將危及到美方的底線。所以,中美雙方在維持台海現狀方面是有基本的共同利益的。儘管美方不斷地挑釁,不斷地武裝或支持“台獨”勢力,但是如果台灣真的走向獨立,對美國來講也是不利的,這是中美的一個共同利益所在,也是美國人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有助於減少美方的各種挑釁和過激行為。

  中方在會晤中明確提出美國要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這個表述對美方來講還是比較能接受的。尤其是支持中國和平統一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要求美方停止挑釁性的舉動,停止向台灣出售武器、支持“台獨”勢力;二是含蓄地向美方表明,中國在短期內仍然重視並且有耐心實現和平統一表。過去的幾年,美方一直在不斷地渲染中國大陸有一個“武統”的時間表,但是這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到和平統一,這一點對美方來說應該是喜聞樂見的。 

  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的重要性上認識的差異是一個潛在的、麻煩的問題,中國把台灣問題看得極其重要,把中美關係不好歸結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挑釁;但美方其實更多關注的是中國在國際規則上的挑戰,以及中國是不是要挑戰它的霸權地位,雙方的認知在這方面出現了一個錯位。這種錯位導致的問題是,中美對怎麼樣改善和穩定兩國關係難以達成根本性的共識。

  關於未來中美兩國怎樣進一步相處,我提三點:一是要基於共同利益進行互動,尋求共同話語。吵架是沒有意義的,一定要尋求共同點,這是最重要的。

  二是要發出明確的信號。這次峰會中,雙方都發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關鍵信號,像中國提出了和平統一,美方講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以後,中方也在不斷地向外界釋放各種信號,包括中國要繼續改革開放、放鬆管控,例如單方面取消對六個國家的簽證要求,以及央行剛剛宣佈取消5萬元以上存取款的登記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兩國都要向對方釋放一些清晰的信號,告訴對方自己想往哪個方向走。

  三是中美應該就國際秩序規則展開根本性的對話。例如現在美國講公平貿易,設立更高的市場准入門檻、環境標準、勞工標準,這些新的規則短期內來說對中國是不利的,所以兩國在世貿組織的改革上確實存在分歧。但從長期來看,經濟全球化就是一柄雙刃劍,產業可能轉移到中國,也可能轉移到東南亞去,所以同樣的規則在不同的條件下對不同國家的利弊是會發生變化的,我們在看待國際規則的時候,一定要兼顧長期和短期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中方也需要考慮國際貿易的新規則。雙方可以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到底什麼樣的規則是比較平衡的、兩國都可以接受的。在現有的世貿規則和美國想要建立的新規則之間,存在著可以妥協的中間地帶。中美應該就國際規則的改革展開深入的討論,求同存異。美國不應該簡單將中國定位為所謂的“修正主義國家”、而自己是所謂的守成國家;兩國應該在修正現有的國際秩序規則、改善全球治理方面共同發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