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王博弈對台灣政局和兩岸關係的影響:藍營觀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16:36:28


 
  首先,如果王院長利用法院官司的餘蔭,一直做到任期結束,則在王堅持以政黨協商模式處理法案的情況下,有可能長期不能通過,或是通過的法案與原本的精神大相逕庭,因為王院長已經不是中國國民黨的不分區立法委員,而是立法委員,其結果是行政權的自主性進一步削弱,執行力也大受影響。

  其次,如果王院長在位置上戀棧,導致立院鬥爭,國家空轉,司法重審,最終戀棧不成,終至失去立法委員及院長資格,則台灣政局,將會陷入一時的混亂,各方人馬重新佈局,待新任立院龍頭上任,此一會期俟年度預算通過之後,兩岸關係的法案,是否排入議程,能否通過,通過幾案也都有變數,看起來還是要到明年的上半年才有機會,其結果恐怕差異不大。

  其三,如果王院長在高院駁回的情形下,轉念以台灣發展為念,不以個人前途為意,提出辭呈,而立法院進入新人主持時代,如果在任何議事處理摸式上,仍不回歸政黨政治的常態,而繼續延續政黨協商模式,立院法案依舊受制於少數或是極少數立委,以至立院的法案,決定不了,執行延宕;反之如果新人新政強勢主導,可能朝野破裂,抗爭加劇,則一旦出現政黨輪替,反彈的力道也比較強,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說:此次馬王之爭對兩岸關係可以說是影響比較直接而明顯的一次政爭。

  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馬王之爭必然進一步弱化中國國民黨在島內的政治力量,則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大不利,尤其是對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一案,因而,受到延宕,其影響更大。因為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是兩岸三通,兩岸簽訂ECFA之後,第三塊兩岸關係發展的里程碑,也可以說是兩岸建立互信、邁向和平發展的第一塊政治關係的里程碑,是兩岸關係出現質變的里程碑,而此一辦事處的設立是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代設立,意謂著兩岸在九二共識之下,不僅僅有大發展,而且可以奠定對兩岸都有利的真正和平;反之,錯過時機,兩岸關係在未來相當的一段時期內,兩岸關係可能是持續表現為經濟發展依舊,政治和平無著,則台灣問題依然有可能讓北京煩心因素之一。

  同時馬王之爭也顯示了台灣政治內在的高度不穩定性,不僅是對內的政治運作的失效,以至任何施政都無法劍及屨及地突顯其政策的魄力和效果;而且對外的政治談判也無力忠實地履行,導致政府失信的狀態。這種對內失能,對外失信的政治,會是中共政治改革所追求的政治改革嗎?對這樣的政權能夠大膽地給予更多、更大的承諾嗎?因此台灣政治顯示出有民主無法治,有政治鬥爭無行政效能的特點,它作為大陸政治改革的可參考性,是不斷下降的。

  同時,在馬王鬥爭之際,ICAO以主席邀請的方式,一方面解決台灣參加ICAO要求,另一方面也信守了胡錦濤當年對連戰主席的允諾,如今面對這樣一個穩定性不足的台北政權,北京相信此次ICAO處理台灣參與的方式,可能是最好的方式,因為類似的方式每年一邀,而“可參加、無身份、無權”的方式,可以使台灣無法將“一中”的矛盾,如同台灣的政治內鬥一樣,擴大到國際場所。這恐怕也是台灣日後參與國際組織的模式。

  因此,無論執政黨或在野黨都不應小視此次的馬王之爭,都不應該小視政爭對兩岸關係的影響,而應該回歸問題的本質,堅持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民意代表可以公開游說行政和法律,絕不可私下關說司法的個案。這才能使民主政治步上政治的正軌,這是朝野政黨必須共同努力的,否則以現行台灣“民主”,不但不可能形成對兩岸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共識,而且台灣“民主”也只會停留在“民選”的民粹階段。

  張亞中:結語

  今天作為主持人,真的非常謝謝大家的參與。大家都談得非常深入。馬王之爭的原點與本質是馬英九對於反關說的民主法治價值堅持,但是由於處理的手法不夠細緻,再加上民進黨的介入、旁觀者的表態,原本的價值堅持之爭逐漸轉變為馬王的權力之爭,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的立場之爭,程序是否合法的法律考量,過程是否過於粗糙的情義考量。不論其原本的爭議本質產生何種變化,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的立場衝突,已造成原則立場衝突、政務無法推動,引發憲政危機。

  面對此一憲政危機,目前馬王雙方企圖透過司法尋求程序上的正當性,也有主張雙方各讓一步,以化解或緩和目前的爭議。

  本人以為,目前的憲政危機僅靠地方法院之層級、假處分方式的運用,不足以解決現有的爭議,無論假處分結果為何,均不能讓馬王陣營滿意,而其後續效應就是政務難以順利推動,而此絕非人民之福。如果馬王之間透過大老尋求和解,那麼馬英九總統的道德堅持必將破產,從此再也沒有道德正當性,信用幾乎破產,歷史地位極為難堪。

  要解決此一憲法危機,要走大路,而不是取小道或私下和解,正道是透過憲政規範解決。

  站在行政院長的立場,中選會已經註銷王金平的立法委員資格,行政院已經不承認王的立法院長職位,即使目前仍在法律訴訟中,但是王的院長職務正當性已經受到質疑,因而其行使立法院長職權的正當性也受到質疑,舉例來說,如果最後是王失敗,迄今至法律訴訟結束前,王所做的決定是否仍具有合法性或正當性?

  行政院長不接受立法院長的立場已經很清楚,因此,在法律上,江院長不應再出席由王院長主持的立法院,兩院的憲法危機已經攤在檯面上。依照現有的憲法規範,立法院可以表達立場,即以“不信任投票”來支持王或支持江。如果不通過,表示行政院長得到立法院的信任,在法院未做出最後裁定之前,王院長應暫時請假迴避,由副院長代行院長職務,以讓行政院與立法院能夠正常互動。如果“不信任投票”通過,則馬總統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換行政院長,另一即解散立院,重新改選。

  馬總統如果要堅持其價值信念,可以選擇“大破大立”的作法,即解散立院,重新改選。新立院反映人民的決定,一次解決目前的憲政危機,未來的政務才得以順利推展。我個人認為,如果馬政府仍然是採取“邊走邊看”的作法,他未來二年多的執政會陷入膠著,大政策的推動將更為困難,他自己也會有陷入跛腳而重大政策難行的困境。

  近年來台灣,在面對重大社會議題時,立法院經常喊出罷免總統或彈劾總統以表示對總統的不信任。由於罷免總統所需門檻過多,社會資源耗損過大,立法院的罷免之議,純然成為做秀成分居多,無實質效果。我憲法目前總統與行政院長為一體,立法院對總統的不信任表達可以透過對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而為之。

  在西方民主國家,倒閣或解散國會為常態,亦是社會對重大原則性議題尋求民意支持的必要做法。民主社會不需擔心有政治衝突,當“價值選擇”、“立場選擇”等“大是大非”問題出現時,最好的方法不是尋求低層級的司法解決,更不是尋求菁英與政黨的政治妥協,而是要訴諸人民的普遍意志,同樣的,民主社會的人民也必須學會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表態,而不是將自己的權力交給大老或司法。

  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當然也牽涉到兩岸關係走向。但是兩岸關係基本上是大勢所趨,兩岸人民追求和平發展趨勢,其實不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不過,如果台灣目前在兩岸發展如果一直沒有大方向,而是糾纏在技術性的做法,如服貿協議是否要通過,那麼未來台灣能夠爭取的空間非常有限。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次王馬之爭,讓民眾反省,兩岸關係到底應該怎麼走,對台灣利益才是最好的。謝謝大家!

  評論員簡介

  張亞中: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政治學系博士,德國漢堡大學哲學暨社會學院哲學博士;曾任職核能工程師,也曾在台灣外交部、陸委會任職。曾派駐維也納、漢堡、拉脫維亞,在陸委會時參與大陸政策研究與制定;現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主任,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林忠山: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學博士;曾任國大代表、行政院研考會專門委員;現為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所副教授,台灣客家演藝文化協會總幹事。

  楊泰順:台灣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士、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政治學碩士、博士;曾任台灣省議員、1997年曾以新黨身份參選台北縣長;現為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教授。

  楊開煌: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台灣知名大陸和兩岸關係問題專家;現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長。

  龐建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2004年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及政策白皮書科技組召集人,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技經濟組顧問,海基會顧問等;現為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謝明輝: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等。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11月號,總第19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