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伯江答中評:日本對華政策體現兩面性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0:17:21


楊伯江(來源:網絡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記者 林艷)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前不久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表示,日本對華政策正是體現“新時代現實主義外交”的典型。具體而言,有兩個層次的意涵:首先,“現實主義”意味著在對華外交中要強調主體意識、戰略意識以及手段的多元化。其次,“新時代”包含著非常豐富而復雜的形勢研判內容,比如面對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如果陷入一個完全敵對的日中關係,那對日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說,“新時代”一方面決定了中日之間的矛盾點、對抗性會增加,但同時也決定了雙方不能陷入“有對抗、無對話,有競爭、無合作”的狀態。

  楊伯江表示,從日本外務省今年發佈的藍皮書內容來看,日本現政府外交戰略上的最大變化體現在對國際局勢、國際秩序的認知,特別是在威脅部分的表述比較集中。概括而言,日本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威脅:第一,實力對比變化造成的威脅;第二,支撐秩序的規則面臨挑戰所帶來的威脅;第三,支撐規則的價值觀如自由、民主、人權等面臨的威脅;第四,安全領域的威脅復雜化。除了俄烏衝突這類的傳統安全威脅外,安全的範圍在擴大:一是在向產業鏈、供應鏈擴大,二是向科技領域特別是高新科技領域擴大,三是向網絡、太空、極地等場域的擴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日本藍皮書中指出,“根據當前事態的進一步發展,世界和日本或將迎來戰後最大的一場危機,” 這是首次出現這樣的表述,較以往的藍皮書講得都重。

  楊伯江指出,日本在冷戰後經歷了三場重大危機,包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這次新冠疫情引發的國際公共衛生危機,每隔11年爆發一次。日本的危機感明顯上升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當時麻生太郎組閣時特別強調“日本面臨危機”。現在岸田提出“新時代現實主義外交”口號,體現了面對危機日本國際戰略該怎麼辦的政策方針和思路,集中說明了對外危機意識、國際博弈意識和戰略主體意識的增強。

  楊伯江認為,岸田政府看重的主要有三點:一是加強和擁有共同價值觀合作夥伴之間的團結,引領國際社會對抗所謂“以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嘗試。日本之前也一直在強調“擁有共同價值觀”,但目前對象已不僅是盟國美國或是像澳大利亞、英國這樣的准盟國,而是進一步拓展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如印度、歐洲、東南亞一些國家。二是鑒於地區安全保障環境“日益嚴峻”和“不確定”,持續強化對日美同盟的借重。尤其是一些重點外交政策目標,要在日美同盟的框架內予以推動實施。三是從根本上強化日本自身防衛力量以及國際戰略行為能力。日本年內要完成三份重要文件的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