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在美國,南海問題近年來是各大智庫和研究機構研討會的熱門話題,許多研討會因為能請到負責相關問題的政府和軍方高官對美國南海政策進行解讀而備受關注。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當地時間21日在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一番話引發多方關注。CSIS當天舉行“南海問題年度會議”,拉塞爾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後被問到美國最近在南海問題的一系列動作是否代表美國已經改變“中立”立場時,他作出了上述回答。他解釋說,美國只是在主權聲索問題上不設立場,但是很關注聲索國如何推進主權聲索以及聲索國的行為應該以國際法為準則。他稱,美國支持菲律賓通過國際仲裁解決爭端。一旦國際海事法庭作出裁決,作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字國,仲裁對中國和菲律賓都有約束作用。
“美國之音”稱,拉塞爾還不點名地指責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觀念,稱“某些聲索國在這個問題上絕對化的政治立場使得各國通過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幾乎不可能”。“他們稱其聲索的領土,不管距離他們的海岸線有多遠,是祖先留給他們的。這讓我們怎麼選擇?”他還表示,“這些海事和領土爭端本質上不應該是美中關係的問題。這是中國與鄰國的問題,最終是關係到中國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大國的問題。但由於很多原因,中國與相關國家在南海主權爭端及各種成問題的行動,已成為美中關係嚴重摩擦的領域。”
引發拉塞爾這番回答的是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的提問。他21日出席CSIS南海研討會時表示,在“填海造地”問題上,相較其他國家,中國是個“後來者”,其做法是為了維護自身合法利益。註冊參會的有350人,主要是來自澳大利亞、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國的學者及美國政府官員、學者,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日本記者很多。
也許是為了避免被輿論認為不公平,拉塞爾在講話中稱,“我們不是支持菲律賓反對中國,但我們捍衛菲表達立場的權利,這不是偏見,這是公平”。拉塞爾的表態遭到多名記者質疑。台灣中天電視台記者問道:“菲律賓當年建島時,為什麼美國保持沉默?為什麼當中國開始建島後,你們就加大批評呢?”記者問拉塞爾,“同樣的爭端如果發生在加勒比海,美國是否也會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問題?”拉塞爾含糊地說:“我個人希望如此,法律是沒有地理分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