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袁鶴齡:美國派軍機來台 誘大陸發動爭端
http://www.CRNTT.com   2021-07-24 00:14:29


袁鶴齡。(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7月24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拜登政府連續派軍機來台,挑動兩岸敏感神經,另一方面又將派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訪華。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拜登政府展現典型的兩手外交策略,一方面不願輕易放棄“台灣牌”這張制中籌碼,派軍機來台就是種宣示,另方面又需要跟中國維持程度上的關係,所以派員訪華,都是很合理的決策判斷。

  袁鶴齡認為,拜登政府有很大程度是為了拉高姿態,因應後續美中的談判,可以發現,拜登上任來已跟主要邦交領袖會面,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都有會談,就是獨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顯然,美國有意對外塑造尖銳形象,派軍機來台也是如此,畢竟中國是美國現階段的主要假想敵,美國不能示弱,可是兩強合作仍有必要性,所以先進逼,以換取更多談判空間。但此作法容易有過度刺激,引發對手誤判,進而擦槍走火的風險,需要注意。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現任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針對拜登政府對台海議題的系列操作,袁鶴齡表示,拜登政府先是公開表態不支持“台獨”,但隨後就擴大制裁中國企業,並於7月15日、20日兩度派軍機來台,後續也強調台灣在整個民主陣營上的重要性,很顯然,是刻意在外交政策上採取兩手策略。

  袁鶴齡指出,拜登上台以來,已跟主要的邦交元首會面,就是刻意對外釋出“美國對中國強勢”的訊號,但從談判的角度來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中國大陸既然是美國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今天拜登不了解中國的想法看法,或者沒有任何一個溝通的管道來互動,其實美國在做外交政策的判斷上,都可能會出現錯誤決策。

  因此在這個前提上,美國一方面強勢,另方面當然希望跟中國大陸有進一步的接觸,所以就在挑動兩岸敏感神經之際,也派副國務卿舍曼在7月25日訪華,這對美國來講,是在外交政策上一個必要舉措。

  袁鶴齡指出,對美國來說,比較重要的關鍵仍是美中關係,台灣跟美國的關係則是美國眾多籌碼上的一環,所以拜登政府不能放棄,因為蔡政府百分百配合,籌碼掌握在手,必然要運用得淋漓盡致。

  因此美國對台的種種行為,例如宣示台灣是民主陣營的重要盟友、派軍機到台灣來,或者跟台灣有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關係,其實都只是把台灣視為一個籌碼,向中國宣示這張牌為美國所用。但絕非把台灣作為一個重要的,在美中關係另外一個第三方的行為者看待。

  所以台灣在做任何的兵棋推演、制訂外交政策,必須非常務實的面對這個政治現實,從美國發言不支持“台獨”,加上副國務卿訪華,可以發現,美國從不把台灣的觀感當做一回事。美國軍機來台,售台灣更多軍火,這些事情都只是象徵意義,只是戰術上的工具,所以台灣在面對這個事情的時候,必須把自己的位置確定,才能夠避險。

  袁鶴齡認為,拜登絕無可能追隨特朗普的戰略清晰化路線,拜登上台後,從各項表態還有政策方向來看,並沒有打算往特朗普的路線靠去,畢竟很多事情仍須跟中國合作,包括氣候變遷的問題、阿富汗問題、中東問題、台海兩岸問題、北朝鮮的問題,如果沒有中國大陸協助,美國單邊沒有辦法處理。

  所以拜登上台講的很清楚,從單邊走向多邊,也就是美國必須把議題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全部納入考慮,不管是拜登本身也好,或者是整個團隊也好,這半年以來可說是周遊列國,奉行多邊主義,所以也才需要派員去中國訪問,後續也希望能夠鋪成雙方領導人的會面,不管屆時成與不成,最起碼這個事情要做的。

  袁鶴齡說,回想過去,當時尼克松要去中國大陸跟毛澤東會面之前,也先派了季辛吉去跟周恩來見了面,所以看過去的歷史跟現在其實可以對照,大國交往的邏輯,都是有跡可循,從過去的歷史來看現在的現象,可以很清楚的發現,台灣在美中局勢的棋盤中,從來都不是一個行為者,台灣必須認清事實。

  總之,美國派軍機來台,就是一個宣示,是雙方對陣的時候,較勁的工具,美國刺激中國大陸,假如北京進一步做出一些反制作為,美國就有機會製造理由回擊,也就是雙方透過刺激對方的行為,試著誘使對方發動爭端,把衝突歸罪於對方,這樣的做法容易走向戰爭邊緣風險。

  袁鶴齡認為,因為美中會想盡辦法把對方推到懸崖邊,但雙方又會避免開第一槍,就看最後誰的心臟比較大顆。袁鶴齡說,這對台灣而言是相對危險,所以台灣仍需要設法適時表態,避免捲入爭端,避險仍是上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