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當前兩岸關係中的若干迷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1 18:58:01  


 

  迷思之五:台獨真的是個假命題嗎?

  自2008年民進黨敗選以來,“台獨是個假命題”這一論斷就充斥著兩岸諸多媒體,在島內則主要是泛藍媒體。兩岸學界也有不少學者隨聲附和。此論所依者無非是台獨勢力在綜合實力上無法與大陸及反獨勢力相抗衡,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兩任台獨領導人在任內都沒有實現法理台獨。然而,力量小不等於不存在,未成功也不代表就此滅絕。兩岸實力對比差距增大確實會對島內民意產生影響,比如會降低某些持有台獨理念的島內民眾和政客把其理念付諸實施的意願,或者迫使他們調整將其理念付諸實施的策略步驟。但這不等於讓他們徹底放棄台獨理念,更不等於讓他們轉而支持兩岸統一。

  筆者認為,台獨不僅僅是一系列數據而已,它更是一種思潮、一種理念、一場持久的社會政治運動。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術語來說,就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存在”。這種思潮、理念和運動已經、並將繼續對台海局勢、中國國家安全、亞太地區格局、中國對外關係造成嚴重負面影響。這種影響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存在”。因此,“台獨是個假命題”才是真的假命題。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台獨真的是個假命題,那麼我們這麼多年來的反台獨鬥爭豈不也成了假命題?

  迷思之六:時間一定在大陸這邊嗎?

  相信實力對比將在兩岸關係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論者,往往相信時間就在大陸這一邊。他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兩岸實力差距發展到一定程度,統一將是水到渠成的事。實力對比對兩岸關係影響的局限性前文已有分析,本節著重討論時間是否真的在大陸這一邊。

  筆者認為,島內民眾在國族認同與統獨取向上的發展趨勢,是台獨議題真實性的基本依據。而這種發展趨勢兼具社會和自然兩重屬性,受到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雙重作用,並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自然人,在離開故鄉到另外一個地方生活一定時期後,都會對故鄉產生不同程度的陌生與疏離,而對當下的生活地區產生某種程度的依賴與認同。如果他是永久性地離開故鄉,那麼他的故鄉也只是他的故鄉而已,不可能成為他的子孫後代的故鄉。當前島內民眾在國族認同上的發展態勢,其基本原理就在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