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兩岸政治問題解決難點及路徑探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1 17:07:56  


 

  其一,“一個中國”。大陸方面現在多用“一個中國框架”的提法,展示了比以往更大的包容性和靈活性,但強調其核心在於“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但在台灣,有關兩岸是兩國還是一國的爭論持續發酵,尤其是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推出後,所謂“兩岸是互不隸屬的兩個國家”的社會心理在相當程度上得到強化,以致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台後,也僅表示“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卻不敢明確表示“兩岸是一個國家”,在島內談“一中”時也一定要加上“各表”,乃至將“一個中國,兩個地區”的表述強調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刻意回避“一個中國”的用語。至於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則一直公開宣稱兩岸是兩個國家,即便在其自認為最溫和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也將“中華民國”的“領土疆域”僅限於台、澎、金、馬及附屬島嶼,從而刻意與海峽對岸進行“領土切割”。

  其二,“反對台獨”與“指向統一”。在大陸方面看來,“反對台獨”有兩重意思:一是反對台灣未來走向“獨立”,二是反對將兩岸關係現狀認定為台灣已經“獨立”,兩岸已經是“兩國”或“一邊一國”。由此可見,在第二重意思上,“反對台獨”與“一個中國”幾乎是同義的;而在第一重意思上,“反對台獨”又與“指向統一”密切相關。這主要涉及兩岸關係未來走向問題。台灣有人認為大陸提出的“只能統不能獨”的主張“侵犯”了台灣人民對台灣前途的選擇權,而“台灣前途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的觀念在島內已經深人心,所以連不主張“台獨”的國民黨也曾打出“尊重台灣人民有選擇台獨的權利”的廣告,並删除了其黨綱中的“統一”字眼。簡言之,他們認為“只統不獨”違背了所謂“主權在民”、“住民自決”的政治理念。

  其三、回歸“現行規定”的方式及需要進一步釐清的問題
  
  一旦牽扯到所謂“政治理念”,兩岸從不同的政治價值體系進行論述將得出不同的結論,可以想像,這種理論爭論在很長時間內難以完全說服對方,讓無休止的複雜爭論成為阻卻兩岸雙贏的路障應是不智。或許應如德國社會學家盧曼所言“在不斷提高的社會複雜性的條件下,人們能夠而且也必須發展出比較有效的簡化複雜性的方式”, 兩岸應該將相關問題化繁為簡,而方法也許在於從複雜且相對模糊的理論回歸到簡單且清晰的現行規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