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卡巴迪显示體育多元化 冷門運動國人不願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4 10:13:12  


 
  由此看來,從發展亞洲多元體育文化角度考慮,卡巴迪得以生存也就不難理解了,也正因此亞運大家庭也顯得更加豐富多彩。不過,本届亞運會過後,亞奧理事會將對亞運會參賽項目進行大幅度“瘦身”,在下一届釜山亞運會上,不知道卡巴迪是否依然能夠生存?

  卡巴迪:

  南亞風情的

  群眾體育

  據亞洲業餘卡聯介紹,卡巴迪是一種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民間遊戲,甚至相傳釋迦牟尼修成正果之前最喜愛的遊戲就是卡巴迪;該項目初起源于個人進攻和防守的練習遊戲,人們最早以類似的動作來抵禦外界的侵襲,後來經過逐漸發展成為一項規範的體育運動。在中國很多人將之戲稱為登堂入室的“老鷹捉小鶏”。

  該運動在印度等地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後來逐漸傳到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和緬甸等國。1944年,印度奧委會制定了統一的比賽規則,隨後成立了卡巴迪協會。到了1972年,印度、孟加拉和尼泊爾等國聯合舉辦卡巴迪比賽。

  以前卡巴迪在室外舉行,現在為了適應比賽的需求,改在室內進行。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到2006年的多哈亞運會,印度隊已經連續5次蟬聯卡巴迪金牌,顯示出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良好的群眾基礎是印度隊近20年來穩坐亞洲霸主的原因。(來源:《錢江晚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