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稱一旦中美爆衝突 美可從波斯灣側翼包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8 09:48:37  


美軍航母群大洋顯示武力。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環球時報》摘編美國《雅典旗幟先驅報》5月16日文章,原題:警惕中國海軍進入波斯灣

  最近幾年見證了中國海軍多個第一次。3月末中國軍艦停靠阿布扎比,印象中這是中國軍艦第一次進入波斯灣,也是明朝後的首次此類訪問。

  有西方觀察家稱,中國軍艦造訪波斯灣“引發了作為美國內湖的波斯灣之未來的有趣問題”。中國此舉顯示,北京決意要在這個其實質利益日趨增長的地區打造海軍存在。如果是這樣,該地區的外交格局將變得複雜化。

  中國重返波斯灣並無險惡用心。顯然,中國在這裡以及更大的印度洋地區擁有重要的利益。最明顯的就是石油,中國領導層為此焦慮不安———特別是考慮到華盛頓已宣布,在可預見的未來它仍將是南亞首屈一指的海軍力量。雖然美國海軍戰略文件竭力避免稱中國為潛在對手。但在關乎中國關鍵利益的海域,華盛頓保留著掌控權———一旦認為時機適宜,可以不用征得(中國)同意。

  中國戰略家擔心,若台灣海峽或東亞其他地方發生衝突,美海軍或許會封鎖中國石油運輸的重要通道馬六甲。這種邏輯同樣適用於進出波斯灣的門戶霍爾木茲海峽。一旦衝突爆發,美國可能利用其對波斯灣的控制從側翼包抄,切斷中國經濟發展所需的海運。

  但推動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不僅是上述簡單的經貿考慮。對北京來說,海軍復興有助於糾正一個歷史錯誤。中國海權論者將今日中國海軍與明朝鄭和遠航直接掛鈎。媒體稱“即便早在15世紀初傳奇航海家鄭和7次遠航,‘中央王國’也未學會如何在海洋上發展。”中國戰略家將該國“屈辱百年”歸咎於那個時代的疏忽,稱“未能擁有第一支現代化海軍使中國付出慘重代價”。

  政治上的審慎及民族自尊心一起推動北京重返波斯灣。這並非預示著近期中國會挑戰到美國海軍的地區霸權,但這將開啟中美海洋外交的新舞台,使兩國關係變得愈加微妙複雜。(作者詹姆斯.霍爾姆斯,汪析/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