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杜兆才退出了亞足聯東亞區副主席的競選,但“國際足聯理事”掌握的實際話語權,遠遠大於“亞足聯東亞區副主席”,在競選結束後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杜兆才表示,國際足球事務當中應該有中國的聲音,中國足球發展需要國際視角,“力爭通過申辦工作帶動中國各地足球基礎設施建設、場地建設和文化建設以及青少年足球和社會足球的發展”“努力申辦2023年亞洲杯賽”。
在國際足聯和亞足聯擁有“話語權”的重要程度,可以在一定層面上起到幫助球隊達成階段性目標的作用。
國足2002年踏上日韓世界杯賽場,是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嘗到世界杯的“甜頭”。無論哪個國家,傳統足球強國抑或足球“小國”,“打進世界杯”從來都是一項系列工程。中國足球在2002年打進世界杯的輝煌,既少不了米盧帶領球隊一步一個腳印“贏下該贏的比賽”,亦少不了當時擔任亞足聯競賽委員會主席張吉龍的“足球外交”: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競賽委員會確立的“同檔不同組”抽簽原則保證了國足能夠避開日韓之外亞洲最強的伊朗隊,這使得國足進軍日韓世界杯的勝算進一步增加。
在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足球的“封閉”與“自大”令人心寒,而在有意識重視“足球外交”、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以來,儘管國字號球隊戰績仍然糟糕,但中國足球的整體進步不容忽視,中國足球已經可以站在一個國際化的平台上來推動自身發展。
杜兆才不是中國足協第一位國際足聯理事,2017年5月,張劍(現任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作為中國足協代表當選國際足聯理事會委員,進入國際足聯決策層,已經是中國足球外交的重大勝利,在兩年任期之內,張劍為中國足球所作的努力不容忽視——有業內專家認為此次杜兆才順利當選國際足聯理事,與張劍任期內的努力工作不無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