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達拉斯小牛隊的個性老板馬克·庫班都不願接手的“燙手山芋”韋斯特被冒險引進到福建男籃後,一方面為球隊貢獻不可小覷的得分和助攻,一方面起伏不定的情緒不斷給俱樂部製造麻煩。球隊曾在賽季末段宣布裁掉韋斯特,但後來礙於賽事緊迫,又讓他披掛複出。主教練張德貴一語中的:“雖然他不聽指揮,但我缺人打球啊,只要俱樂部留他,我不得不用他。我也想培養新人,但不贏球怎麼培養,自己都得下課。”
贏球是硬指標,再加上本土球員青黃不接,所以問題外援仍在CBA賽場上繼續風光。但如此一來,似成惡性循環:越依賴外援,本土年輕球員越得不到鍛煉,人才斷檔的問題就會越嚴重。近來中國男籃成績急速下滑,或與此有關。
老將王治郅退役引起的討論同樣反映這個問題。姚明剛出道時,大郅已經打過亞特蘭大奧運會,所效力的八一隊拿下兩屆CBA冠軍。如今姚明已經退役兩年多,八一隊已經從當年不可一世的CBA霸主淪落到聯盟墊底了,近35歲的王治郅還在賽場堅守厮殺——讓籃壇新人情何以堪?球迷們在敬重大郅的同時也心懷酸楚,翹首期盼新星崛起。
高水平的外援可以用來提高成績,振奮球市,也是職業化的標簽之一,但終究只是聯賽的催化劑,聯賽從根本上還要扎根本土。商業化運作的聯賽和俱樂部對培養本土球員也並非沒有義務。CBA需要給更多本土年輕球員提供機會,讓他們從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熬過中國男籃眼下艱難的時刻,完成“傳幫帶”的任務。
不談義務、只談好處的話,為長遠計,俱樂部也需要培養出自己的班底,如此俱樂部才有積澱和厚度,才能獲得更多球迷支持,人員挑選上也才更有主動權。正如四川隊主教練馬躍南在賽季結束時反覆強調的,“外援不能過度依賴,自身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再說,CBA也不是沒有本土新星。福建男籃的福州籍小將王哲林本賽季全部首發,砍下22.7分和11.4個籃板的兩雙成績,在本土球員中首屈一指;山東隊小將丁彥雨航本賽季貢獻場均17.1分,1.6次助攻和1.4次搶斷,首次入選NBA選秀網排行榜,在國際球員中高居第11位。他們只是需要更多機會。
CBA是個富礦,本土也不是沒有金子,只是還需要努力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