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如此困頓的局面中脫穎而出,不難想像其中的難度。而此時,還把國家隊的戰略目標定位在2014年世界杯,顯然是一個不夠明智甚至有些愚蠢、有些狂妄的選擇。用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來激勵一支本身就缺乏信心和實力的隊伍,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那麼,建設這届國家隊的戰略思路又該如何修訂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問問,究竟什麼樣的一個國家隊才能叫公眾和媒體大概滿意。無需贅言,僅試舉幾例。2001年的國青沈家軍、米盧的國家隊以及2005年世青賽上克勞琛的那支隊伍,還有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杜伊的那支中國隊,都是這樣的代表。
一言以蔽之,無論對手是誰,無論結果如何,我們看到的是一支無所畏懼,敢打敢拼,可以高昂著頭離開賽場的隊伍。
中國的球迷和媒體並非一點不寬容。他們即便在到底一流二流這樣的問題上偶有爭論,那不過是打打嘴仗,心裡的算盤大致都清楚。只要我們的隊伍基本發揮出了水平,打出了自己的那點東西,勝負本可以不必過分在意。
因而,建設一支這樣的中國隊才是高洪波和他的團隊現在首先需要弄明白的一個道理。有團隊精神,有愛國情懷,有不屈服的意志,有令人尊敬的表現。只要我們的國家隊在比賽中總有這樣的一種發揮,我就不相信,媒體也好,公眾也好,還會無休止地糾纏著所謂世界杯不放。誰不清楚,中國足球積弊未除,前途渺茫,重生艱難的現狀呢?
在當下中國足球的特殊時刻,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這樣一個國家隊,又有誰不會認為他們是在堅守中國足球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讓中國足球浴火重生的開始呢?
其實,如果放下了世界杯,甚至亞洲杯的包袱,國家隊反而容易獲得一種更好的心態,高洪波也不再為那個過于沉重的目標束縛了手脚。在中國足球的這塊陣地上,如果還有一個背負著步話機,腰間插滿了手榴彈,一邊開火,一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王成,我們就保留了堅守陣地、等待援兵的希望。
為中國足球建設一支不怕打敗仗的鐵軍吧,這才是理性又不失激情的唯一選擇。因為這個目標既有希望達成,也是高洪波可以功不成而榮退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