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小學校長體育教學嘗試,學生都有“絕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9 13:36:25


 
  “騎好獨輪車,除了要有足够的體力和耐力,柔韌性、協調性和靈活性缺一不可,對大腦也是一種開發。”雷攀峰說,和城市的孩子相比,村上學校的學生營養還是差一點兒,身材普遍要瘦小。三、四年級是學生體力、腦力開發的關鍵階段,有這樣一種體育教育的介入,學生就得到了兩個方面的鍛煉。

  學生每周的4節體育課中有一節用來學習獨輪車,校隊在放學後集中訓練一小時,其他學生課後利用彈性放學時間加入獨輪車興趣班,如此就鋪開了馬騰空小學獨輪車的“梯隊建設”。“一、二年級學生雖然不能上去騎,但可以見習觀察,了解這個東西;三年級上學期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孩子先上車,到下學期在全年級鋪開;我們用一年時間把孩子們鍛煉成獨輪車隊的主力,到了六年級下學期學生‘退役’。”

  在這樣接力棒的傳遞之下,馬騰空小學有一支穩定在近百人的獨輪車表演隊,學生騎在車上繞圈、投籃、打球樣樣精通。而這支校隊近年來也多次到外校表演、交流,讓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機會增長見識。

  “這一學期我們就去了渭南市、大荔縣還有西安的幾所學校,既帶去獨輪車體育表演,也讓學生們去外面看看其他學校孩子是怎麼學習、生活的。”陶建文說,本來主要生源來自於馬騰空村村民的馬騰空小學,由於城鎮化的發展,村上家長都把孩子送去了市裡的大學校,如今反而絕大多數學生都是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來自全國各地。

  “他們普遍比較內向,性格敏感,有的普通話也說得不太好不願意交流。練這個不僅需要配合,有些動作還得手拉手、肩并肩完成,很多不同年級不同家鄉的孩子到最後都成了無話不談的夥伴。”陶建文說。

  今年11歲的張婷是湖北浠水人,她說做建築行業的父母帶她走了很多地方,才來到西安定居。“我轉學來的時候沒有什麼朋友,也不太在班上說話,三年級開始練獨輪車,現在全班都喜歡和我玩,叫我‘女漢子’。”張婷給記者看了她膝蓋上的幾道傷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