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大球迷已成亞洲足壇一道風景線。 |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2016年除了網紅和房價,和體育相關的話題也異軍突起,長期“霸屏”關注榜。尼爾森日前發布的《2017體育粉絲研究報告》指出,國內體育消費擁有龐大的基數規模、優質的消費者結構,互聯網較少的正面衝擊以及受衆對品牌贊助行為的正面觀感,這些因素集合到一起構成了一個難得的市場機會。此前,21世紀經濟研究院也分析認為,近年來,中國大衆體育消費習慣導入初步完成,2016年-2025年或是體育消費真正的黃金十年。
體育消費主力人群結構優質
在商業模式快速迭代的當下,體育產業不算是新風口,卻有持續的生命力。據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顯示,2014年,有過體育消費的人占39.9%,全年人均消費926元,相較西方國家仍有長足的進步空間。體育“十三五”規劃中,同樣給出了體育消費的目標值: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2.5%。
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作為消費升級的重要手段的體育消費得到了應有的重視,體育行業無疑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而體育產業除了叫好之外,如何叫座,這也成為衆多體育商家和資本運作者關注的問題。
尼爾森最新研究顯示,了解消費者的背景、認知態度、挖掘訴求,才能投其所好,讓體育產業做到“叫好又叫座”。為此,尼爾森根據中國體育發展特色,引入并升級了全新體育研究模型:SponsorLink,該模型對我國體育愛好者進行360度人群畫像,又反饋出愛好者對體育贊助行為的認知和態度。
SponsorLink研究發現,體育粉絲的運動偏好十分豐富,本次調研中有近一半的項目興趣度超過50%。其中,籃球(64%)、羽毛球(61%)、游泳(61%)、乒乓球(60%)、跑步(59%)和足球(59%)等大衆運動項目高居榜首。此外,尼爾森發現,對體育運動的偏好受性別影響明顯,在20個運動類型中,男性在籃球、足球、賽車、斯諾克和拳擊等強對抗性的運動項目興趣度明顯高於女性,而女性在游泳、滑雪、滑冰等項目上的興趣程度明顯高於男性。
此外,研究還發現國內體育行業擁有優質的消費者結構。數據顯示在中國,至少對一類運動感興趣的體育人群占到了總人口的34.9%。在這些人中,一綫和二綫城市的份額分別高達46.1%以及37.2%,是構成體育消費人群的主力軍。與此同時,中高管理層的比例達到了34.3%,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的人達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