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從今年開始,江蘇省的健身者多了一份“福利”:凡是在全省13個地市的指定場館消費,即可獲得政府補貼的相當於消費額20%的“全民健身公共積分”,最高可達300元。積分可以視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科技金融創新——一張存有積分的全民健身公共積分卡,既擔當發放補貼的工具,也是促進健身人群再次走進場館消費的推手。
健身積分當錢用,這對健身者的消費拉動顯而易見。“全民健身公共積分”從今年1月13日開始陸續發放,截至3月17日,已經累計向346家健身場館定點發放積分,價值近1250萬元,覆蓋健身人群超過4.5萬人,通過推動全民健身促進體育消費超過7430萬元,對體育消費拉動的杠杆撬動比接近1∶6。
產業發展順大勢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我國從2014年開始陸續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等激勵全民健身、發展體育產業和擴大體育消費的政策,其中不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群衆健身消費”“通過試行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時段發放體育健身消費券等方式,建立多渠道、市場化的全民健身激勵機制”等指導性表述。
江蘇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熊偉介紹,江蘇省體育局在參與“全民健身公共積分”模式設計時,充分考慮了靈活與公平性,根據江蘇省體育局《2016年江蘇省體育消費券發放方案》的規定,“全民健身公共積分”的主要模式是“先消費後補貼”,每年5000萬元的體育消費補貼中,“全民健身公共積分”不低於2000萬元,其配額根據人口數量靈活分配。健身群衆在定點體育場館刷銀聯卡消費時,按20%返還“全民健身公共積分”(每人返還積分價值最高不超過300元)。
熊偉介紹說,“全民健身公共積分”項目首次嘗試引入科技金融創新手段,搭建了一套具有金融標准的公共服務雲平台,利用金融創新工具和產品,對體育人群精准發放積分形式的體育消費補貼,從而達到杠杆化撬動各類體育消費,激勵全民健身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