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5 14:48:50


 
  1、體育健身場地設施有較大幅度增加。根據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結果,至2013年底,我國共有場地169.46萬個。而至2015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至少達到1.57平方米。超額完成《計劃》提出的場地達“120萬個以上”、人均面積達“1.5平方米”的目標。2011-2014年,建成全民健身活動中心3405個,健身廣場24879個,室外健身器材169萬多件。

  2、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基本形成。全國縣及以上地區體育總會平均覆蓋率達到72%,8個省(區、市)的覆蓋率達100%。單項體育協會、行業體育協會及各類體育協會數量大幅增加,其中各級各類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達6770個。全國全民健身站點平均已達每萬人3個。

  3、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活動形式從大型展示向就近就便、小型多樣轉變,組織從主要靠政府向依托社會、全民參與轉變,參加人群從少數固定集中向大衆日常分散轉變,內容從傳統單一向多樣時尚轉變。校園足球定點學校達5000餘所,舉辦各種比賽10萬餘次,青少年足球人口不斷擴大。

  4、全民健身指導和志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截止2014年年底,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證書的已超170萬人,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和救助人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達12萬人,大大超過《計劃》規定目標。全國每千人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比例達1.7人,超過1.5‰標准。

  5、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真正惠及城鄉居民。各省(區、市)每年接受體質測定人數平均在8萬人以上。可依據個人體質狀況提供針對性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提高健身質量與水平。

  此外,劉鵬指出,經過過去五年的努力,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在體育總局委托第三方在全國12個省(市)開展的公衆滿意度抽樣調查中,全民健身公衆滿意度指數為68.7分,超過中性值(60分),表明較為滿意。公衆對於體育場地、體育組織、體育活動的滿意度指數依次為70.0分、69.8分與66.4分。(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