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從"三化"入手
http://www.CRNTT.com   2018-02-01 10:34:02


 
  CCTV體壇風雲人物執行總導演傅佳偉則認為,現在很多馬拉松賽事,其實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在很多有特點的地方,政府很難或者不敢去支持馬拉松賽事,因為動用的資源過於龐大。他曾牽線在內蒙古根河辦過一場冷極馬拉松,跑者不用去南北極,冬天在當地就能體驗極寒天氣下的跑步感受。但以前沒有合適的資源跟政府嫁接,有了資源的嫁接之後,說動了政府,讓他們理解到馬拉松能帶來什麼,能讓他們獲得什麼,他們就願意投入一部分資金去做馬拉松,賽事做起來後,效果非常好。他覺得當前很多馬拉松還是挖掘得不夠,中國地域遼闊,但馬拉松版圖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西部也有壯闊的山河,“司總他們做過甘肅張掖的馬拉松,在丹霞地貌的地方跑多棒啊。”

  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李中文則表示,他是馬拉松的“圈外人”,但這麼多年一直是馬拉松的堅定支持者,也是見證者。他對“三化”提出了自己的獨特看法,規範化是必須要走的過程和階段,這個過程的快慢取決於馬拉松事業的路子走得平坦還是坎坷,當前這個階段,規範化的腳步是越來越快的。說到市場化,他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當年廈馬一大新聞點就是由完全的政府支持變成靠社會化商業模式運營。“馬拉松要快速成長,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尤其辦賽是一個系統工程,各個環節要通過政府強有力的協調和溝通,包括財力等的支持,但是最終這個行業長大一定是要走市場化路子。”他認為國際化的概念除了品牌、服務、產品走出去,也有賽事的對接,國際上有六大滿貫賽事,我們自己也有類似的金標、銀標賽事體系,這套系統要慢慢的和國際接軌,這樣馬拉松才能真正成為健康的、可持續的產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