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該政策的主要目的無非在於兩點:一是改善俱樂部的財務狀況和公司治理;二是促進整個聯賽的競爭平衡。
目前,中超絕大部分俱樂部都是淨虧損狀態,而球員和教練團隊工資佔中超各俱樂部的總成本高達60%以上。如果加上球員的轉會費攤銷,一線隊球員和教練的實際成本比例可能要超過80%。而中超各俱樂部並非嚴格的獨立運作、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要依賴母公司的注資才能生存。
表面上看,實行“財政公平”政策、設置“工資帽”可以降低中超各俱樂部的財務負擔。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首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俱樂部有太多方式可以規避“工資帽”這個緊箍咒。例如,利用球員的肖像權做文章實現工資的“轉移支付”,就是這場貓鼠遊戲中的慣用伎倆。
此外,實行“財政公平”政策的前提,是俱樂部財務狀況的透明化,乃至公司治理的現代化。顯然,目前的中超各俱樂部距之甚遠。
更根本的在於,中國職業足球的消費市場目前還在培育期,消費的拐點還遠未來臨,靠限制投入能否換來財務狀況的改善,業界很多人士對此並不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