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擔任新一屆中國籃協主席 |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毫無疑問,姚明擔任新一屆中國籃協主席,令籃球改革產生了一次強烈的聚光燈效應。他超高的人氣和口碑,為籃球改革贏得了來自籃球界內外的衆多支持與鼓勵。但正如籃球場上不能由一人支撑起比賽一樣,與姚明擔任中國籃協主席相輔相成的,是中國籃協作為社團組織的實體化成為現實,是政社分開、管辦分離的改革思路得以踐行。姚明將“成人達己”作為中國籃協的工作態度,凝聚衆智衆力去迎接未來的挑戰,這份期待,也因此而更有底氣。
20多年前,以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推出為標志,中國籃球踏上改革之路,其間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也累積起不少新的問題。深化改革,努力創新,去打開體制瓶頸,探索新的模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廣泛的共識。這是時代為籃球改革創造的機遇,自當加倍珍惜。
但也應當看到,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種種積弊,不會因為籃協換屆就迎刃而解、一馬平川。曾有籃球界人士感言,改革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最艱巨的挑戰,在於如何處理由多元主體構成的利益關系,找到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站在籃球改革的新起點上,理性看待“發展起來的問題”,傾聽各方聲音,理順發展結構,需要勇於實踐的魄力,也需要敢於承擔的定力。
今天的中國籃球,已不是體育部門一家參與的格局。以聯賽為例,衆多俱樂部性質各異,訴求也不盡相同,青少年和大衆籃球更離不開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助力。籃球改革這一盤棋,不只是一次內部重構,更需要建立起與社會各方的良性互動,合作共贏的大格局,才能迸發不竭的活力,展現更奪目的光彩。
認識到改革的不易,聲音的多元,有助於籃球改革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准確判斷自身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找到一條真正符合中國籃球發展實際的道路。讓改革遵循項目的規律、市場的規律,以新的制度安排去激發參與者的內生動力,從這個角度審視“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所蘊含的意味,籃球改革的價值,也就有了更深遠的影響。(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