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劉健在恒大官員的陪同下將手中的三份合同交給中國足協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受理此案。
2014年2月18日:中國足協仲裁委員會進行首次仲裁會議。
2014年4月4日:有消息稱中能與劉健的“續約合同”簽名系偽造。
2014年4月6日:青島中能發表聲明稱不存在偽造簽名,並表示將保留追究相關爆料媒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2014年4月8日:第二次仲裁會議進行,“劉健轉會糾紛”真相即將水落石出。
足協求解脫 繼續和稀泥
“劉健轉會糾紛”在眾多關注下進行仲裁,球員與俱樂部之間的合同被赤裸裸地曝光在眾人面前,雙方各執一詞、真偽難辨,這在中國足球職業化20年以來的確屬於罕見的事件。
然而在經過了兩次仲裁會議之後,中國足協均未及時對外界說明最新進展,參與會議的各方更是三緘其口。其實這也司空見慣,“封口”是中國足球一貫的作風,尤其是在“大事件”面前。
受到此次糾紛的牽制,劉健遲遲未能跟隨球隊進行系統訓練,球員所流失掉的時間和機會無法彌補,而對於廣州恒大和青島中能兩家俱樂部來講,無論最終真相如何,在這場“搏鬥”中都各自背負了一些負面影響。
在足球職業化的大背景下,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缺失都在此次事件中暴露無遺。對於中國足協來說,雙方和解或許是一種最好的“解脫”,但“和事老”的角色不是那麼好當的,稍有不慎就容易演砸。若是不明不白地讓這件懸案草草結束,今後再出現此類事件時更難以服眾。
中國足球已經千瘡百孔,足協真沒必要再一味遮醜,從中和稀泥。劉健續約合同到底是真是假?板子究竟該打在誰身上?人們都在等待一個答案。(來源:《法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