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故意正話反說,以郜林“國內首席前鋒”頭銜和在俱樂部年收入接近800萬元的“實力”佐證,居然強調“輸在實力因素”實在是匪夷所思:泰國聯賽尚在進行中,此番前往合肥的泰國隊球員,多數來自泰國國奧,平均年齡不到22歲。面對這樣一支青年球隊,用“技不如人”來解釋失敗原因,太牽強了——一位中甲球隊教練在看完比賽後告訴記者,這支泰國隊的實力放在國內中甲聯賽也只是中游水平,“只要不主動繳槍,中甲隨便拿出一支球隊來比都不會淨輸4球,更別說國家隊了,就算是狀態不好,也不該輸成這樣。”
屢戰屢敗國腳習慣性麻木
“輸完泰國就該輸越南了,輸完越南就該輸緬甸了,輸完緬甸就沒人可輸了。”一向快人快語的老國腳範志毅,看到毫無鬥志的隊員,實在是忍無可忍,“這種隊伍,打下屆世界杯預選賽,拿什麼贏球啊?就算輸也得站著輸啊。”
和範志毅同期在國家隊效力的隊友郝海東同樣義憤填膺,在接受電視台記者採訪時直言:“這種失敗和誰是教練沒有關係,所有的隊員應該知道自己代表中國”。高峰則表示“國足球員要對得起國家隊的球衣”。
事實上,郝海東和範志毅等第一批所謂職業化球員尚且經歷過“黑色九分鐘”、“兵敗伊爾比德”和“金州慘敗”數次重大失敗,但每一次失利的主因,絕非球員不思進取,這也難怪看著在場上如散步一樣踢球的球員,老國腳無不痛心疾首。
歷數國足近10年的比賽,唯一能讓球迷感動得熱淚盈眶的比賽,當屬2010年2月東亞四強賽以3∶0完勝韓國——儘管那場比賽韓國海外球員集體缺席,但國足流暢的配合以及飽滿的精神狀態征服了球迷,長達32年的恐韓症,被放棄大牌球員、強調整體推進的高洪波麾下眾將徹底推翻。除此之外,就再無亮點可言,“習慣性輸球”讓國腳必勝的信念日益淡化。
“我認為,國足慘敗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這批球員在國家隊已經輸習慣了,對於丟球完全不在乎了。最近五六年,他們從國少輸入國青,再輸入國奧,再輸入國家隊,好像輸球都是正常的。”這位中甲教練向記者分析,“高洪波帶隊,起碼友誼賽和熱身賽打得不差,偶爾有起伏,可卡馬喬接手後,隊員輸得都麻木了。”
卡馬喬帶隊總共參加了20場比賽,輸掉了11場。其中,包括導致世界杯預選賽出局的關鍵比賽。從2012年夏天開始,主教練的權威性在隊中消失,球員在比賽中各自為戰,連續7場熱身賽只有一場勝利,直至今年熱身賽國足以1∶5被泰國隊橫掃收場,引發了全國球迷的憤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