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晚報:CBA錯哨為何發獎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7 10:39:23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CBA結束一個月後,中國籃協決定從聯賽經費中拿出100萬元,作為部分裁判員的獎金。“錯哨太多還能得獎金?”不少球迷發出這樣的疑問。在輿論壓力下,籃協猶豫了,獎勵是否落實、如何落實都還不一定。

  北京晚報報道,在前17個CBA賽季中,中國籃協從未給裁判額外發過獎金,一般都是在聯賽結束後設立“金哨”獎,只是榮譽,跟金錢無關。2012-2013賽季前,籃協為了鼓勵裁判的積極性,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表現出色的裁判員。按照分配方案,這100萬元獎金分為5萬、3萬和2萬三個檔次,總共發給30名裁判。“優秀裁判”的評定標準,掌握在中國籃協手中,籃協有專人統計每名裁判在本賽季的吹罰表現,進行綜合評定。

  中國籃協從本賽季開始有逐步打造職業裁判的想法。“高薪養廉”是職業裁判的一個標誌,但在中國籃協看來,發100萬元獎金遠還起不到“高薪養廉”的作用,中國籃協競賽部部長白喜林就說,給裁判發放獎金,錢不算多,只能作為一種激勵手段。但對於這種說法,很多網友不認同,他們說:“還不多啊?!抵一年工資了。”按照籃協的規定,裁判吹一場常規賽的收入是1500元,季後賽是2000元。一個賽季下來,一些老資格的裁判能吹30場左右。按照這個比例,收入最高的裁判員,一個賽季收入可達4.5萬元,還不如籃協這次發的獎金多。

  對於CBA裁判的現狀,有球迷直言不諱:“那些裁判該吹的不吹,不該吹的瞎吹,很多比賽都是輸在裁判手裡。”也有人對籃協的做法感到失望,“CBA聯賽的裁判,昏哨、錯哨太多還能發獎金,真是是非不分。以這種管理態度,中國籃球無出頭之日。”

  我也覺得,真正能夯實裁判基礎的措施,是讓他們盡可能快地提高業務水平,並增加吹罰經驗。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不是僅靠獎金就能解決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