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排管中心:排球聯賽面臨生存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8 12:45:17  


北京男排外援(左)在聯賽中扣球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自1997年成立以來,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就一直全面負責中國排球與沙灘排球項目的業務管理。作為中國排球聯賽的主管部門,排管中心一直以來飽受批評,尤其是近年來排球聯賽市場化進展緩慢,同足球和籃球相比市場與關注度日益萎縮,而備受關注的中國女排在國際大賽中的成績也是起起落落,更是讓排管中心成為炮轟的靶子。對此,排管中心主任徐利表示,中國排球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在具體操作中,排管中心以及排球聯賽的處境與步伐可謂舉步維艱。

  從排管中心成立就擔任首任中心主任至今,徐利已經在排球圈裡奮鬥了16年。他說:“排球聯賽進行了這麼多年,我們面臨的不是發展的問題,是生存的問題。”

  徐利表示,當年第一屆聯賽進行的時候,排管中心還沒有成立,而從開始到現在也從未提過職業聯賽的概念,一直是說以競賽為突破口,改革賽制,就是改為主客場制。

  徐利說:“當然我們也積極地面對職業化,而且做了一些嘗試,調研組在全國各地進行了近一年調研,也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建議,包括全運會年控制流動其他時間放開,當時都是提過的。可以說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但職業化不是說做就能做的。我們要弄清三個概念,第一是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適合職業化?第二職業化是不是適合所有的國家?第三是不是只有職業化這種模式才能發展,其他模式都不適合呢?”

  事實上,排管中心剛剛成立就迎來了一個最大的問題:1997-1998排球聯賽的第二個賽季即將開始時,聯賽的冠名贊助商仍然未能落實。最終,排管中心不得不動用自己的資金來維持聯賽的運行,這個賽季最終虧損達800萬元,幾乎掏空了排管中心的家底。雖然在此後包括維達紙業、步步高、361度等品牌的進入,排球聯賽暫時擺脫了“裸奔”的命運,但是始終無法擺脫專業體制下的種種束縛。

  資深排球記者、中國排球網主編楊瑪琍回憶說,十幾年間,中國排球聯賽參賽隊伍從8個隊到10個隊再到12個隊、16個隊,然後又回到12個隊,都是在根據市場需要進行調整。由於當時一提甲B聯賽,很多贊助商就不投錢了,所以就想著把甲A擴軍。結果後來由於隊伍多,強弱差距變大,影響了對抗性,沒有了懸念,又反過來影響了市場。然後開始減少球隊,從名字上想辦法,分成了甲A的A組和B組,種種變化都是為了迎合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