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女足中生代現斷層 老將太強盛恐是誘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8 12:14:07  


11月24日,中國女足以2∶1戰勝澳大利亞隊。圖為雙方球員在比賽中拼搶。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11月24日在深圳結束的東亞四強賽預選賽,除了讓中國女足收獲了近年來的第一個好成績——三連勝,獲得參加明年東亞四強賽決賽階段比賽資格,還讓球隊“收獲”了幾名不錯的年輕球員:最後一戰表現搶眼,一傳一射的21歲江蘇球員王麗思;前兩場比賽均有進球的21歲天津小將王珊珊以及王晨、韓鵬……但與成績上的收獲相比,在年輕球員上的“收獲”更像是不得已的“收獲”,需要加引號的收獲。 

  之所以這麼說,還是因為年輕球員的崛起更多是建立在中生代球員式微的基礎上:這屆中國女足,“老球員”只有浦瑋、畢妍兩人,而且本次預選賽之後,她們二人還有可能再次退出國家隊,至於傳統意義上的“中生代球員”,能算得上的有且只有馬曉旭一人。

  原本按照中國女足新帥郝偉的計劃,張艶茹、周高平、屈姗姗等能力出色“中生代球員”也在他的組隊計劃中,但因為傷病,她們並沒能參加本次比賽,可即便這些球員歸隊,原本應該構成球隊主要骨架的“中生代球員”在如今的中國女足陣中,仍舊算不上核心力量。

  2011年的德國女足世界杯上,參賽球員的平均年齡達到了24.5歲,基本與男足世界杯持平,而美國女足、德國女足等強隊的平均年齡更是達到了26歲左右,即便是被認為是“靠小將打天下”的朝鮮女足陣中,也擁有周溫美、鄭明花、尹承美等大量中生代球員。反觀中國女足,據不完全統計,球隊的平均年齡應該在22歲以下,浦瑋、畢妍退出後,這一數字還將繼續降低!年輕化或許應該是重裝上陣的中國女足需要追求的方向,但如今的“年輕化”真的是正常的新陳代謝?是足球的規律使然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正是因為沒有太多可堪大用的中生代球員的存在,近幾年中國女足的歷任教練們才不得不從尚未成熟的年輕小將中選苗子,這次預選賽,包括韓鵬、王珊珊等在內的小將就幾乎沒有過參加大賽的經驗,與其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還不如說是矬子裡拔將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