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種種不利的因素,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專職副主席張燕軍這樣說:“問題確實很多。但是從現在大學生聯賽發展趨勢來看,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而在各界的支持下,我們希望把這個事業做得更大,因為大家知道校園足球的發展越來越快,希望大學生的足球比賽和錦標賽帶動中學生校園比賽,更希望把中國足球帶到小學中去。”
足協 足球融入常態生活
足管中心副主任薛立還有另外一個頭銜,那就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說起體教結合,她的感觸似乎格外得多。
“一些足球強國最重要的一點,是將足球融入孩子的常態生活。小孩從四五歲就開始通過學校、社區、足球俱樂部等接觸足球。國外的足球俱樂部非常發達,方圓百公里以內大概有兩三家俱樂部,每個俱樂部都有很多足球場地,每個周末都會開放給當地社區的百姓,特別是青少年。孩子到俱樂部學習的費用是非常低廉的,學習好還有獎勵,甚至被吸收到職業俱樂部的梯隊中。在許多國家,職業足球運動員受社會追捧的程度是極高的。我國喜歡
金志揚 不要急慢慢改變
足球的人很多,搞業餘足球隊的也不少,但受限於場地及青少年普及程度,差距還很明顯。”薛立說,“雖然校園足球開展3年來,以小學、初中為主的足球人群已達170多萬,但還是遠遠不夠的。此外,我們容易把後備人才都局限在競技體育的封閉範疇,進行集中封閉訓練。但現在家長不願冒這個險,因為體育有很大難度和不可預知性,真正走到頂尖的人是很少的。在不離開學校的前提下,學校給予一定時間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營造很好的體育氛圍,這樣體育人就會增多,並且是有文化素質的體育人。”
對此,薛立特別提到了已經出爐的校園足球訓練大綱。“中國足球過去編過教學大綱,但並未很好地推行,現在中國足協已經編寫新一輪大綱,並正在推廣中。當然,光靠大綱肯定不夠,更要加強全國校園足球定點學校校長、體育教師,即足球指導員的培訓,這3年已培訓了近八千人次。另一方面,發揮地方體育局、地方足協的作用,利用他們的教練資源,把教練員派到學校,邊帶學生訓練,邊輔導教師。既幫助學校解決教練專項能力不足的問題,又可從學生中發現有天分的苗子,這樣就把普及和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此外,我們還進行講師的培訓,選取有一定訓練基礎的人,把他培養成校園足球講師,再派他到各地培養學校教師,這是遞進式的培養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