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億元打造中超,是金山還是火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7 10:08:03  


 
  中國足協職業聯賽理事會執行局局長劉殿秋說,大規模引進外教是基於市場的需求,而出現下課則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有的外教對中國聯賽了解不深,而球員對外教風格也需要適應,再加上俱樂部對成績比較重視,一旦近期成績不好,球迷表示不滿,就炒教練。他還提到一個客觀原因:中國足球聯賽相比歐洲輪數少,留給洋帥的時間少。

  雖有客觀原因,但高洪波認為,教練的使用有客觀規律可循。他說:“一支足球隊形成戰鬥力,基本需要兩三年時間。教練帶隊的頭一年是按照思路構建隊伍,並將自己的打法通過訓練和比賽逐漸貫徹下去,第二年開始成型,第三年才基本達到預期目的。 ”

  北京理工大學總教練金志揚說,不少俱樂部引進外教就盯著在今年中超拿到好成績,這種動機本來就不純,再高水平的教練,要想把球隊帶出成績,也必須有一個周期。 “不明白這一點,就將人家炒掉,就是在白花錢。難怪現在國際足壇流行一個笑話——中國足壇 ‘人傻、錢多’。 ”

  金志揚的大實話指出了中國足壇目前存在的最大弊病,內外交困的洋帥們似乎外教危機也普遍與內訌掛鈎。蒂加納的遭遇明顯帶有“兵諫”味道,隊員們公然指責他,阿內爾卡在內的5名新教練的上任讓他徹底失去控制權。而國安主帥帕切科也受到將帥不和傳聞的困擾。

  強龍難壓地頭蛇,曾指揮過不少真正 “大腕”的洋帥們,似乎難以贏得中國“大佬”們的心。而同球迷“交惡”的特魯西埃則說:“我不明白,在中國,到底是球迷還是主力球員、是總經理還是老板來決定主教練的去留?”中國足球需要高水平洋帥是共識。但選得不對、用得不好,是從國家隊到俱樂部的痼疾。請了又炒,炒了再請,這樣折騰的損失將遠遠超過那些價值不菲的違約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