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火車頭足球俱樂部面臨解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8 14:13:07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一個曾經無人不知的中國足球品牌,一塊金燦燦的青訓金字招牌,一段與共和國幾乎同齡的足球歲月,火車頭隊,你是否還記得這個熟悉的名字?在車輪滾滾向前60年後,這個滿身鐵銹、步履蹣跚的“火車頭”,正在一步步接近終點站。一位業內人士昨晚坦言,“如果明天火車頭就宣布解散,一點都不要驚訝。” 

輝煌之路走到盡頭

  一支年近“花甲”的球隊,曾被公認爲“中國大陸歷史最悠久的足球隊”;一家曾扮演足球職業化改革急先鋒的俱樂部,被認爲職業化的“弄潮兒”。如今,走過風雨60載後,火車頭隊早已面目全非。在已經開打的2011賽季全國乙級聯賽上,不見了火車頭的名字。而天津北寧公園旁的火車頭體育場內,只剩下最後一批十七八歲的足球少年在埋頭苦練。

  翻看火車頭近10年的歷程,車輪依然向前,但早已不像昔日那麽鏗鏘有力。無法進入中超、中甲這樣的高級別聯賽,只能混迹乙級,讓球隊的發展始終難以有大的起色。而隨著中國足球近兩年徹底步入穀底,火車頭也無力拯救自己命運。2009賽季“出借”湖北雅琪、2010賽季勉强維持著打完乙級聯賽後,入不敷出的火車頭隊只能把一綫隊解散。

  當初修建京津城際高鐵時,火車頭體育場正好在高鐵綫路上,最終球場看臺被拆成“半邊樓”。由於體育場設施無法滿足足協要求,火車頭隊參加職業聯賽的夢想實際上已經被徹底扼殺。名爲“火車頭”,最終竟然被中國鐵路的現代化進程所傷,也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青訓招牌已成歷史

  除了歷史悠久,火車頭隊在中國足壇最爲人稱道的還是其出色的青訓質量。從1977至1980年齡段開始,李瑋峰、李毅、曲波、楊君等都是“火車頭出品”的優秀代表。而1989至1990年齡段的馮仁亮、宋博軒、王冠伊,更是已成爲目前中超聯賽最搶眼的一支生力軍。火車頭俱樂部在青少年培養方面的“高成品率”,令無數同行羡慕不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