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用英文講黨的系統:美高官學習中國特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30 00:17:52  


美國官員們開會,內部通知對中國記者謹言慎行。他們也不願正面照片出現在中國媒體上。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南方周末報道,17名美國司局級官員剛剛結束了在清華大學的一周培訓。這些負責對華政策制定和實施的美國官員,想了解中國什麼?與中國老師面對面時,又會有哪些交鋒?

  好奇挺多,爭論挺少

  一個接一個,老外們手拿名片,排隊走到中國老師跟前,薛瀾教授微笑著跟他們寒暄,時不時爆發一陣西式的爽朗大笑。“你的學術研究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給你提供資金支持。”一位老外對薛瀾說。

  這是清華園裡一堂課的尾聲,意猶未盡的學生,在向老師虛心討教。學生是來自美國政府的17位“司局級”官員,老師則是深諳國情的中國教授。

  每一堂課,美國官員都圍著教室的大投影儀坐成一圈,各種型號的星巴克咖啡杯擺在面前,他們一邊喝美式飲料,一邊聽中式講座。

  這些美國官員是第一次聽中國的課,事實上,他們的提問更多出於好奇,而課堂上少有不同觀點的辯論。“美國有政治任命的官員和普通的文官,中國的公務員又是如何劃分?”一位美國官員這麼問薛瀾。薛瀾是清華大學公關管理學院院長,他正講到中國龐大的公務員隊伍。“中國從體制上沒有這種正式劃分。”薛瀾解釋說,“在一定級別以下,中國的官員像美國的文官,但是到了一定級別,可能就由上級組織任命,類似美國的政治任命。”為講述中國公共政策出台過程,薛瀾將中國政黨體制、國家行政體制,以及人大、政協組成形式,通通講給美國人聽,這在美國人看來,好像一下子深入到了“敵後”。“媒體到底屬於黨的,還是獨立的?"面對這麼直接的問題,薛瀾解釋,確實有像《北京日報》這樣屬於黨領導下的媒體,但也有像《北京晚報》這樣的市場化媒體。“這是中國轉型過程中的現實。”薛瀾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