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火箭軍之名由來:1956年元旦錢學森提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3 13:32:13


 
  首先看發展戰鬥機的問題:一代戰鬥機的研製周期,發達國家是十年,形成武器列裝到部隊,要15年。發達國家尚且如此,那麼中國呢?中國工業薄弱,能設計卻不能生產,有能力製造,但大量的儀器儀表、電子元器件和配套的雷達等,都難以保證。15年的周期肯定不夠!即使解決了這些,以中國的經濟實力,大批量生產也不現實。

  再看導彈的比較優勢:飛機有人駕駛並需要反覆使用,各部件都必須過關才能保證安全。導彈就不同了,它是自動尋找目標,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即使我們工業落後,不能確保每個部件是最好的,但根據系統工程原理,把一般的部件組合起來,同樣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最後,通過上述兩點的比較,可以得出優先發展導彈的高性價比:導彈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科研、試驗上,一旦研製成功,國家再窮,生產一部分應該不是問題。即使從戰爭角度看,導彈不僅對地面,也可以對空中、海上來犯之敵進行有效打擊,在中國空軍、海軍還很弱的情況下,選擇從導彈上突破,不失為一條捷徑。

  應當說,當時的決策層和錢學森都是務實的。僅憑中國當時的經濟實力、工業水平和製造能力,短時間內大批量造出飛機並入列部隊用於實戰,的確很難做到。於是,新中國做出了研製“兩彈”的戰略決策。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對的,“兩彈”全面成功,壯中國威、軍威,影響深遠。但是,也不是說這一決策就沒有負面影響。由於飛機研製沒有享受到“兩彈一星”那樣的戰略地位和扶持——儘管飛機的研製一刻也沒有停步,因而其發展水平無法在根本上得以提升,大大落後於世界。軍用飛機的命運尚且如此,民用大飛機的研製就更加沒有影子了。這也是進入新世紀之後,為什麼黨中央下大決心,研製大飛機的深層原因之所在。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