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退休10年,他帶病堅持為在汪清犧牲的抗日烈士樹碑立傳,累計籌資1300多萬元,建起了77座抗聯遺址紀念碑,並保護了上世紀30年代東滿特委在汪清率領軍民抗日的歷史遺跡。如今,這些遺址、遺跡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黨性教育的重要陣地,每年參觀群眾達數萬人。
他叫金春燮,今年68歲。
讓孩子們知道抗戰歷史
金春燮出生於1947年,當過工人、教師,擔任過鄉黨委書記、縣文化局局長、縣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
2002年,他從汪清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退居二線,2005年開始擔任關工委主任,接觸的都是孩子,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主要工作,可他發現講起當年的抗戰歷史,現在的孩子了解不多,感觸更少。
“連個像樣的基地都沒有,就站著講幾句,孩子們聽半天都不知道咋回事,效果很不好。”金春燮說,由於年代久遠,部分遺址已經荒蕪,不少墓地難以辨認,曾經的慘烈抗戰現在已經難尋痕跡,這讓他這個當過兵的老黨員下定決心,一定要為英烈們樹碑立傳,記錄歷史,教育下一代。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汪清是國家級貧困縣,財政吃緊不說,也沒有幾個像樣的企業,百姓都不富裕,到哪去籌錢呢?金春燮的辦法是,挨個單位去要。
金春燮承認,到處要錢確實不易,可讓他欣慰的是,“到哪個單位我一說這事,沒有不支持的,都支持。”有多給多,有少給少,汪清縣的各單位,包括縣委組織部、交通局等部門都給予了大力支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