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皇帝上戰場:禦駕親征的那些事兒
http://www.CRNTT.com   2019-05-24 10:53:47


 
  北伐的皇帝,以南北朝時期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和明朝永樂大帝最為著名,其中最成功的,還得屬永樂大帝朱棣。劉裕只是占據了半壁江山,而朱棣五次北伐,將蒙元勢力徹底趕出中原,遠奔漠北極寒之地,極大地鞏固了漢人統治的天下。

  明朝的天子中,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得數永樂大帝朱棣雄才大略了。朱棣本沒有繼承天子的資格,他的天下是從侄子手裡奪過來的。但對於明朝的國運來說,這個江山“奪得好”,因為朱棣在與侄子爭奪皇位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才有了鄭和下西洋,才有了禦駕親征剪除蒙元殘餘勢力的巨大勝利。

  皇帝上戰場結局各不同,說一說古代皇帝禦駕親征的那些事兒明成祖朱棣

  明朝建國以後,實際上蒙元已經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這三部蒙元殘餘勢力並未對明朝邊境造成威脅,朱棣之所以堅持打擊他們,一是“預防式打擊”,惟恐以後他們坐大後成為明朝的威脅,有點“先發制人”的意思,“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二是“普天這下,莫非王土”,朱棣想讓蒙元殘餘勢力臣服明朝,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成為其“宗主國”。為達到這一戰略目的,朱棣不惜親力親為,禦駕親征,五次北伐取得不同的戰果。雖然沒有生擒蒙元大汗,但蒙元經此打擊,一靡不振。遺憾的是,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回京途中病死,未能進行第六次北伐,給了蒙元殘餘勢力喘息之機,乃至明英宗時期瓦剌再次崛起。

  明英宗與明武宗,禦駕親征視為兒戲  

  明朝皇帝有個特點,“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朱元璋滅元建明,禦駕親征;朱棣親自上戰場,五次北伐,將蒙元殘餘勢力趕到漠北極寒之地。朱氏子孫們,視與韃虜作戰,是建功立業的機會。有兩位奇葩皇帝,明英宗與明武宗,就主動出機,禦駕親征,鬧出歷史的笑話。

  皇帝上戰場結局各不同,說一說古代皇帝禦駕親征的那些事兒明英宗親征

  明英宗朱祈鎮,在太監王振的鼓動下,欲效仿父親禦駕親征滅漢王,臨時拼凑二十萬大軍,號稱五十萬,征伐瓦剌。明英宗不會打仗,行軍作戰聽太監王振的,而王振在打仗方面也是個飯筒,於是“杯具”了,在土木堡瓦剌軍將明軍包圍,堂堂的明朝皇帝被瓦剌軍俘虜,導致全軍覆沒的下場。瓦剌軍想以明英宗做人質,索財索地,結果明朝不上這個當,於謙等大臣擁立明英宗的異母弟朱祈鈺繼位,無奈之下的瓦剌又在扣押了明英宗幾年後將他放回明朝。明英宗打仗不行,但在爭權方面倒也是個行家,找准機會二次複辟。明英宗被俘的這次戰役,史稱土木堡之變。

  另一位明朝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正德皇帝,他喜歡騎射,當聽說蒙古皇帝伯顔襲擊明朝時,他不怒反喜,認為效仿先祖朱元璋和朱棣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朱厚照禦駕親征很奇葩,他封自己為“大將軍朱壽”,親臨前線戰鬥,斬殺敵人一名。這次光榮的戰鬥,以“殺敵十六名,己方傷五百六十三人、亡二十五人的戰績”取得勝利。史稱“應州大捷”。之所以稱為勝利,是因為最終敵人撤退了;之所以稱為“大捷”,是滿足了皇帝親自上戰場的欲望。為了這次戰鬥,明武宗一個文官不帶,因為這些文官被七十年前的“土木堡之變”嚇破了膽,極力勸說明武宗不要禦駕親征。結果明武宗“剛愎自用”,堅持自己的觀點,還好他沒有象朱祈鎮那麼倒黴,創造了他認為的戰鬥輝煌。

  (來源:新浪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